翻新时间:2023-01-0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
(一)、指导思想: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二)、教学设计:
一、 导入 课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快速阅读课文,限时7分钟(大约3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四、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分钟
五、用自己的话来总结。3分钟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六、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3分钟)
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分钟)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
七、小组讨论:
1、 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2分钟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3分钟)
八、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钟)
九、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3分钟)
十、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在我们学过的《风筝》一课中,在我们看到的鲁迅的照片中,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作业 就是搜集关于鲁迅的文章、作品与资料,然后写一篇《我眼中的鲁迅》,时间是两周。
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乐园 学堂
成长
李冬艳,27岁,济源市优质课教师,济源市骨干教师,几年来钻心教学研究,教学风格活泼多样,深受学生喜爱,本篇教学设计是我今年3月在全镇做示范规模课的教案,获得同行一致认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都有一个家
-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 我爱我的祖国
-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 腾飞吧,巨龙
- 腾飞吧,巨龙
-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 腾飞吧,巨龙
-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 回忆暑假生活
- 腾飞吧,巨龙
- 我们都有一个家
- 腾飞吧,巨龙
- 腾飞吧,巨龙
- 如何管理好工程项目
- 工程师教大家在工地上"说话"
- 水泥砂浆和混合型砂浆有什么区别
- 阳光房标准制造流程
- 土建整理资料
- 安全管理四环节
- 施工员报考条件
- 如何历练成优秀的建造师
- 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须知(建筑类)
- 新建住宅层高不得高于3米
-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 质量验收涉及资格与资质要求
- 学建筑该学些什么?
-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注意事项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若干问题的思考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雨后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走来了
- 《笋芽儿》整体阅读感知
- 《笋芽儿》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 《笋芽儿》重点字词意思
- 《笋芽儿》重点问题探究
-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字词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笋芽儿》重点字词梳理
- 《笋芽儿》同步写作指导
- 《笋芽儿》随堂练习-----提高篇
- 《找春天》 课外日记:跟着学生走
- 《找春天》说课设计之一
- 《笋芽儿》作者资料和主要作品
- 《笋芽儿》随堂练习-----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