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华南虎》教学设计2
学习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重点分析
1、《华南虎》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2、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4、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
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5、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6、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7、“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8、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有一个好伙伴
- 字贴的故事
- 我与葫芦的对话
- 有趣的游戏
- 开心的一天
- 读后感
- 可爱的小鸡
- 小猫可可失踪记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快乐的夏天
- 美丽的春天
- 蜜蜂与蝴蝶
- 地上的小蚂蚁
- 散步
- 我的妈妈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没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国产穿越影视剧述评
- 影视艺术中美术的适用性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现代法治国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 电影美术的色彩和艺术综述
- 影视艺术的对策建议释解
- 对当代电影的美学述评
- 影视对英语教学中适用性
- 《影子》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司马光》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前透视教案
- 《王二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