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观舞记》导读设计
导读目标:
1、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文艺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导读重点:赏析优美生动的语言。
导读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导读方法:品读感悟法
总体设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已的主观感情融于优美生动的描写之中。指导学习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强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导读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
同学们每年的春节晚会总少不了精彩的舞蹈,优美的旋律,婀娜的舞姿,妖媚的打扮,曾让多少人迷恋忘返啊!宋代词人晏几道就曾赞叹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冰心奶奶也曾慨叹“只能用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艺术”,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随冰心一起来用心感受舞蹈艺术的无群魅力。(多媒体出示课题材,播放印度舞蹈记录片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解说: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设想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和音像教学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的朗读课文,独立感受,发现美点,同时思考:
① 文章哪些段落是集中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
(课文第16、17、18段)
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叹感谢之情)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故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三、品读课文,赏析揣摩。
引导重点品读精彩段落。
①品析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美的语句。
②学生闭目听同学配乐表演读,想像舞蹈情景。
③找同学口头描述想像的情景。(多媒体配画面)
④齐读第18段。
(解说:扣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得提升审判品味。)
四、再读课文,质疑探究。
1、 小组合作讨论:
①卡拉玛姐妹舞技精湛的原因是什么?
②作者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 质疑讨论。
找出疑难问题或值得探究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解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如:卡拉玛姐妹舞蹈技精湛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底蕴、教育与培养、刻苦训练、用心投入等方面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 教师小结。
冰心真不愧的语言大师,她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把印度舞蹈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舞美、情美、言美有机结合,汇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我们每个人也应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 欣赏舞蹈《天鹅湖》,说说观后感受。
(解说:充分利用现有影视资源,激活课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六、作业 布置,内化迁移。
1、 摘抄记录优美语句。
2、 展开想像,补写舞蹈者的容貌、服饰美或观众反应片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考试以后
- 冬天来了吗
- 杨马大战
- 放寒假了
- 玩擦炮
- 幺舅回来了
- 不要伤害小动物
- 跳绳比赛
- 家有电脑乐陶陶
- 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
- 我发明的新型汽车
- 爸爸的脸
- 姑姑的生日
- 在邻居家做客
- 淘气的小鸡
- 美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1)论文
- 市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以西安市房地产为例
- 衣恋服装店开店策划书
- 渗透式营销,扩张式推介 ——吴中旅游市场拓展新模式
- 立法学体系的构成(1)论文
- 环境侵权诉讼证明标准初探(1)论文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划
- 论环境权的性质(1)论文
- 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格式表
-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分类表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1)论文
- 饭店网Web网站推广策划方案
-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
- 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一)
- 环境问题社会转移现象法律分析(1)论文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四
- 《北京》 教学设计三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设计三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二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五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三
- 《酸的和甜的》 教学设计一
- 《风娃娃》 教学设计四
-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二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一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二
- 《酸的和甜的》 教学设计二
- 《风娃娃》 教学设计三
-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一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