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理想
[知识与技能]
1练习诗歌的朗诵。
2学习比喻、顶针、拟人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仿写,体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
2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感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预习,听写。
范读(听录音),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结尾齐读。
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第1、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
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
[作业 ]:模仿第一、二小节写8句诗,要运用三种修辞,内容自定。
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齐读。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
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
五:理想给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写理想给人何种力量?
与34句含义相同的古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联系书后背诵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不幸”指哪些?
“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对理想要执著。
“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作业 ]:做课程探究。
第三课时:
交流仿写的诗。
十二: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比喻的内涵。
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与本诗结尾含义相同的《在山的那边》的诗句是哪些?
记忆附录中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讲课程探究。
[作业 ]:预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应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我能
- 何以报德
- 爱在家中传
- 爱中生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我能
- 感恩的心
- 水坝建设与生态保护
- 下游河道洪水流量预估方法刍议
- 膜上灌水技术
- 海风盐雾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周英在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座谈会上的致辞
- 改善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饮水安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 引用新技术 一幢节能建筑可以节约用电50%
- 正确处理水资源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 谈谈河道工程险情整治及加固措施
- 世界计量日的由来
- 水电施工中如何防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受污染
- 线路覆冰分析及保护对策
- 水生态修复的12条方法
- 浅议机淤治理堤沟河的可行性
-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以桂林两江四湖为例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2)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司马光》教学设计六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 《司马光》
-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司马光》教学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