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一面》教案

《一面》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2

《一面》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1、感知课文,明确记叙要素

2、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3、初步体会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①: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可用悬念法,及先学课文第二部分,引起对事件的好奇心,后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各记叙要素,并据此简述事件,同时谈谈自己对各人物的认识。

2、重点②: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3、难点是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三、教学过程 :

导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人,你能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印象吗?如果有一个人你只见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你在多年后还能描述出他的样子吗?(视学生的情况而定过渡语)有一个叫的阿累先生和鲁迅先生只见过一面,而他却深深地记住了鲁迅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一面》这篇课文。

(一)明确目标

(见上)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写作背景(见预习提示和教师用书)

2、介绍作者基本情况(见素质教育新教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齐读课文第二部分,明确: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

记叙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什么情感?(师生讨论)

过渡语:如果说这篇课文我们上到这就算上完了,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吗?(引出对事件的关注)

2、学习第一部分,完成学习目标①、③

⑴全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

⑵请一至两位学生说出记叙要素,并根据要素简述课文内容。

⑶请一至两位学生谈谈对鲁迅先生的看法。(揭开目标3所遮住部分)

过渡语:在这个事件的叙述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引出学习目标②的学习)

3、学习对鲁迅的三次肖像描写,归纳人物肖像描写方法

找出三次肖像描写处,边明确问题边归纳写作方法:三次描写有什么不同?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描绘的?

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来写? (写作方法1:抓住人物特征)

可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吗?从哪些描写可看出?(方法2:体现人物性格、精神)

三次描写的顺序怎样? (方法3:按一定顺序描写)

结合事件内容归纳: 方法4:有必要时可反复写

方法5:不一定面面具到

(四)肖像描写片段练习

利用刚才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出你的同桌或教室里任何一个人的外貌特点。(生写,师巡视。)

5分钟后,师检查写作情况。请几个学生读出自己的作文片段,师生共同评其优劣。

(五)总结、拓展

(根据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说总结语)

(六)布置作业

思考: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我”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要求划出并简评。)

附:板书设计 一 面

阿 累
时间:1932年秋的一天中午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鲁迅、“我”、内山老板 事件:(略) 主题:体现了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为革命事业甘愿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

远景:身材、年龄、国籍、衣着、烟斗 (粗勾) 中景:脸色、身材、精神、头发、胡须 (细描) 近景:脸色、身材、头发、胡须、烟斗 (特写) 肖像描写方法:1、抓住人物特征 2、体现人物性格、精神 3、按一定顺序描写 4、必要时可反复写 5、不一定面面具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想起的一件事
电视机的奥秘
春天
邛海
爸爸教我从实践中认知“嬗变”
可爱的小企鹅
我的爸爸
妈妈的爱
奥运会闭幕式
有防震功能的高科技房子
有趣的纸环
晨雾
我学回了洗头
小白兔
吸烟有害健康
论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民法论文(1)
体育器材造成伤害的责任问题民法论文(1)
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中长期考虑与建议
委托培养协议不应是“卖身契”
中国农村现行土地权利制度批判(2013年11月10日)民法论文
试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
中国民法的法典化与中国民法典的开放性民法论文(1)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体制中激励相容制度的合理安排
乡镇财政理论、问题及对策
论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民法论文(1)
案例:继承纠纷民法论文(1)
让与担保的价值定位与制度设计民法论文(1)
股东出资既是合同义务更是法定义务民法论文(1)
从国际法视角论人身自由与安全权民法论文(1)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8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7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2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9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6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5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