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
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
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默写
2、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绿与丹的意义
- 春天
- 逛公园
- 刷过的故事
- 秋天
- 一碗饭
- 爬揽胜门
- 读《小布头新奇遇记》有感
- 我种水仙花
- 买玩具
- 读阿凡提有感
- 试卷发下来以后
- 逛商店
- 外婆家的三轮车
- 我的表弟
-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研究
- 提高照明节能的建议
- 浅谈建筑电气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设计
- 建筑电气安全性措施
- 浅谈燃气热电冷联供技术及应用
-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一)
- 照明节能设计的措施
-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三)
- 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保护
- 剖析目前热电联产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中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 中国农村小康住宅建筑电气工程
- 论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 建筑工程中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阐述
-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分析
-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 《乡下人家》训练素材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 《牧场之国》重难点分析
-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二
-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等你,是一种风景
-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