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组歌》教学设计2

《组歌》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5

《组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文学常识

2、把握诗文的节奏与美妙的意境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发挥想象力,借助丰富的联想,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诗歌的主题

4、通过仿写锻炼学生的自由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纪伯伦,K.J.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

二、学习生字、词

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翱翔 夜阑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宝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的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试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看导读)

2、讨论:两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教学参考书》P96最后一段)

《浪之歌》

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中,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的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的寓意,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眠”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德满腹的爱情,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海浪对爱情的态度,也正试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纪伯伦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雨之歌》

它主要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连接起来。

文中的空间感是宽广浩大的,天上地下,雷电云霓,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七节“窗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让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类世界运动过程的诸方面,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诗歌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3、朗读:在对诗歌的感情有了进一步体会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指导、齐读)

四、发挥想象力,仿写散文诗

1、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2、其它的修辞手法。

五、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无限
江南可采莲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扇子的文化
我看克隆
莲莲,知为谁生
我要克隆塞尚
我看克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我看克隆
我家乡的冬天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歌唱的艺术处理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