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
1、了解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拱、贞、撑、涧、虹、弧”等6字。
2、初步学会从“抓住特点”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明性文章,圈画关键性语句。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教学难点 :
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介绍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魔镜。并由它引出石拱桥。
相关资料: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下,这种镜子看上去与其它的普通镜子无异。但是,在明亮的阳光下使用魔镜时,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暗色的墙上,人们就能从投在墙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镜面的图案或文字。坚实的青铜制品变得透明了,这种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现象使中国人给魔镜取了透光镜名称。青铜是不透光的,然而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家沈活和外国科学家威廉·布莱格爵士都发表过高见。威廉·布莱格爵士于1932年发现这一奥妙时说:“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图案清楚地显现出来。”李约瑟正确地将这一切称为“是在通向掌握金属表现微细结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二、 学习文章的重点段落——两个典型:
1、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或看文中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
2、看课文是如何写的。
提问:
(1)赵州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它有什么特征?
(3)这些特征分别有什么作用?
(4)这几个特征之间可否调换位置?
(5)文章如何来形容、概括赵州桥?
3、同学介绍卢沟桥
4、文章是如何写的?
(1) 写了卢沟桥的什么呢?
(2) 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5、课文题目是《》,写的却是赵州桥和卢沟桥,切题吗?为什么写这两座桥?
明确:用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6、能说有的像赵州桥,有的像卢沟桥吗?
7、为什么先写赵州桥,后写卢沟桥?(时间、简单到复杂)
三、 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原因是什么?划出关键性的句子。
四、仅仅写这两座桥行吗?课文还写了什么?找出前三段的关键句子。
石拱桥的外型
石拱桥的结构
的一般特点
五、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可否调换位置?
明确:一般到个别。
板书:
石拱桥 形式优美
一般 结构坚固
的一般特点
的杰作 赵州桥 历史 长宽
结构特点 设计施工
造型
卢沟桥
个别
取得成就的原因
的新发展
六、小结: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辉煌成就和飞跃发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教后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北京奥运会的两个“妖怪”
- 我的故事
- 我的烦恼
- 我的一个教训
- 观察发现
- 屁股,我让你受委屈了
- 我家门前的小燕子
- 小老鼠
- 游古城西安
- 我的表哥
- 我的同桌
- 给外国运动员的一封信
- 空调和蒲扇
- 找秋天
- 我身边的奥运
- 关于对创新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思考
- 论中国电信行业的营销渠道
- 浅谈加强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构建
- 市场营销学不同定位概念区分标准与相互关系分析
- 试谈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1)论文
- 两种说唱形式对比研究
- 简论继续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开放
- 谈客家说唱音乐
- 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 浅谈现代中国修辞哲学方法论探讨
- 分析基于4Ps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之策略
- 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的重要作用研究
- 略论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
- 角色设计对动画制作的实用性
- 改革开放: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 《为人民服务》范文习作
- 《为人民服务》(二)阅读篇
- 《为人民服务》教案讲义1
- 《一夜的工作》重点问题探究
- 《一夜的工作》整体阅读感知
- 《一夜的工作》重点字词梳理
-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2
- 《为人民服务》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一夜的工作》重点字词意思
- 《为人民服务》训练素材
-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1
- 《和田的维吾尔》 考点练兵积累篇
- 《为人民服务》(一)积累篇
- 《为人民服务》教案讲义2
- 《为人民服务》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