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唐雎不辱使命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严,笔锋犀利。综论形势,无不纵横捭阉;指陈利害,无不锋芒毕露,《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编写课本剧《唐雎舌战秦王》,然后选择演员表演一下,大家看怎么样?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编号。(教师随时指导)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活动安排旨在完成素质教育目标1和2。
(二)整体感知(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课本剧
教师指点:第一场秦王要与安陵君“易安陵”,只派个人传句话来。故事开头就暗示着秦王恃强凌弱的蛮横态度。读时注意把握语气,第二场秦王口称“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后来传话的口气却很强硬,分明想并吞,安陵君虽然对秦王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秦王碰了钉子,不高兴,就进一步说明秦王换地是假,吞并是真。所以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对于秦王的虎狼之威,唐雎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当秦王妄图以“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来慑服唐雎时,唐雎安安详详地回答了一句“臣未尝闻也”。接着又提出“布衣之怒”的威力来对抗秦王。读时,注意表现出唐雎的沉着、机智、敏捷。
第一场
[安陵国]
秦国使者(傲慢地):我们国君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
安陵君(为难地):我应该谢谢大王赐给我恩惠,用大的换小的很好,虽然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使者回到秦国,向秦王禀报,秦王大怒,消息传到安陵国,安陵君怕得罪秦国,派唐雎出使秦国。]
第二场
[秦国朝廷]
秦王(怒气冲冲地):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为什么不听从我?况且秦国灭亡韩国灭亡魏国,可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想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他的领土,但是他违抗我的愿望,岂不是小看我吗?
唐雎(凛然地):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到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直视秦王):小臣不曾听说过。
秦王(威胁地):天子一发怒,将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
唐雎:大王曾听说平民发怒吗?
秦王(不屑地):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唐雎(正色地):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不是说志士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老鹰在殿堂上博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起之土,他们胸怀愤怒还没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的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
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在啊。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上得很活跃,同学们在编写剧本过程中,不仅把握住了人物形象,而且还在某些地方加进了自己的创新。在《战国策》中有许多故事都值得一读,在“士”阶层,除了唐雎不辱使命外,还有蔺相如、毛遂、晏子等人都智勇双全为国家利益,不畏强暴,以弱抗强,最后获胜。我希望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战国策》里还有许多成语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都寓意深刻,也希望同学们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说说下列句子里加粗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而君遂寡人,轻寡人与?
(3)岂直五百里哉?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5)与臣而将四矣。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找出本文和《公输》里表示人称的词,说说它们各自的使用场合。
答案:1.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而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1)呢(质问的语气)。(2)吗(质问的语气)这两个语气助词,不仅表现秦王一股骄横的语意,而且有问罪责难的意思。(3)岂……哉,哉是“呢”的意思,有反诘语气,写出了唐雎的凛然正气。(4)吗,说明不是普通的疑问,而是恫吓。(5)了,含有既愤激又警告的语气。(6)罢了,活画出秦王轻蔑的语气。
3.《唐雎不辱使命》里表示人称的词有:寡人、吾、君、公、臣、先生。
《公输》里表示人称的词有:夫子,子,臣,我。
(六)板书设计
秦王(神色):不说→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语气):其许寡人!→不听……何也?→轻寡人与?→尝闻天子之怒乎!→寡人谕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理想
- 奥运年的民族精神
-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 手指“V”
-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 刀杆节
- 5只手指的对话
- 满族
- 畅谈理想
- 桂林春节习俗
- 粉笔唰唰
- 那达慕
- 苗族
- 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 澳门年俗
- 施工组织设计学习总结
- 地产开发详细流程 开发人员必看
- 混凝土修补与调色之水性环氧修补砂浆
- 施工图常见差错和矛盾的审查
- 饰面装修常识问答
- 楼地面构造常识问答
- 仿古建筑工程项目
- 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
- 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
- 基础构造常识问答
- 建立学习型施工单位之读书策略建议
-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杂谈
- 房屋结构决定家装防水差异
- 民用建筑构造要点
- 房屋建筑的模板工程最忌讳什么
-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的意思
-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阅读篇
- 《四个太阳》美文赏析:春
- 《乌鸦喝水》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提高篇
-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 《乌鸦喝水》教学重点
- 《四个太阳》美文赏析:济南的冬天
-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积累篇
-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梳理
- 《乌鸦喝水》老师语录
- 《乌鸦喝水》重点问题探究
-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巩固篇
- 《乌鸦喝水》教学难点
- 《乌鸦喝水》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