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5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领会写作意图。

(2)理解并掌握本文中丰富的词语。

(3)学习列举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做论据证明观点的这一议论文中常用的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建议

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和“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

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7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关于文章的结构

应注意下面的两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第二,末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

(1)学习列举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对“”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般的规律,人们大都局限于这一观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其所谓“”就是我们所要学的文章的标题(板书课文题目),那么,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讲得有没有道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先在课上各自诵读全文,同时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认真阅读书中注释并使用工具书。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3)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观点的论述,分析概括文章层次。

让若干个学生依次诵读全文,同时复习生疏的字音和词义;然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表达各自的理解情况,再统一意见,回答问题;最后经过老师指导和修正后,投影显示:

第一部分:举例论证(第1—3段)

第二部分: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第4—8段)

第三部分: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第9—13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讲得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尽情发挥;老师自然恰当地引导并归纳。)

(5)作业

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请你予以解答,并且找出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中的事例,把它写出来。

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出淤泥而不染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我的家乡平顶山
同在一片蓝天下
莲文化
爱的底片
电脑
莲文化探秘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变形金刚的桥
大家来赏荷
未来的桥
路路过桥
音乐教育在大众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战略思考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的思考
浅谈中国发展道路
浅谈从毛泽东的治学观看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高速地铁隧道内风压变化研究
浅谈牵引计算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中的作用
浅论中国审前羁押程序之反思
广州地铁二号线接触网的特点及其维护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
创造新生活方式与城市发展共赢
南京地铁一号线空调通风大系统运作方式与能耗初步分析
广州市轨道交通乘客向导系统研究
地铁列车荷载分析方法
论现代音乐(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的探讨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