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7
蟋蟀的住宅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分几层进行叙述的。
2.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品味佳词妙句,能用课文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3.注意课文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谈话导入 :你们见过蟋蟀吗?说一说它的外表特点或者它的生活心性。
2.揭示课题:蟋蟀的住宅
3.析题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作者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为理清课文层次作辅垫。)
二、初读,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闻,着重理解课文后第1题中的词语。
3.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
4.按课文后第2题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三、议读,检查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介绍蟋蟀巢穴的特点以及蟋蟀怎样挖掘巢穴。)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程度,并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1段:写蟋蟀出名的原因-是唱歌,二是住宅。第2段:写蟋蟀选择住址非常慎重。(理解“慎重、住址、洞穴、隐遇而安”等词语的意思。)第3段:写蟋蟀挖掘巢穴的工具非常柔弱。(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柔弱“的意思。)第4段:写”我“搜索蟋蟀的巢穴。(着重理解“巢穴“。)第5段:写蟋蟀住宅外的情况。(说说”倾斜“和“骤雨”是什么意思。)第6段:写蟋蟀住宅内的情况。(突出“干燥”。)第7段:写蟋蟀盖房的时间和怎样盖房。第8段:写蟋蟀工作做得很快而且不知疲倦。第9段:写蟋蟀对住宅进行长时间的整修。(说说什么叫”整修”;比较“宽敞”和“宽阔”。)
3.根据课文后第2题的提示,结合归纳各自然段的大意,讨论划分课文层次,概括层意。
四、熟读,质疑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2.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后第1题的词语。
2.思考:在课文的每一大层次里又各分了几层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提示: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品读、思考
(一)指导阅读反映第一层意思的有关段落,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1.课文书几个层次来介蟋蟀住宅的特点?(课文是按“选扯”、“工具”、“洞内外”三个层次来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2.作者使用哪些词来概括这些特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洞外隐蔽、干燥,洞内简朴、卫生。)
3.作者如何具体地介绍这些特点?(通过“不肯”“常常”、“一定”、“一点一点”等词语突出“慎重”;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工具柔弱“;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蟋蟀的洞穴,外部“隐藏”、“倾斜“、“弯弯曲曲“内部“光滑”、“平整”、“简朴“、“干燥”、“卫生”)。4.读了描写蟋蟀洞穴的段落后,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二)指导阅反映第二层意思的有关段落。并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盖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
2.找出描写蟋蟀盖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扒、搬、踏、推、铺……)
3.作者把蟋蟀盖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从两个方面引导:蟋蟀──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研究。)
三、赏读、深究
1.本文主要写什么?课题中的“住宅”可以换成什么词?作者为什么不用“洞穴“、“巢穴”,而用“住宅”来做题目呢?用“蟋蟀的住宅”做题目,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2.找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作者这样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主动、形象、吸引入,便读者产生亲切之感,引起阅读兴趣。)
3.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们听。
四、练习
1.分别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句话:①当……时候……②在……上……
2.按要求摘录句子:①抄写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②抄写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介绍我自己
- 我的妹妹
- 保护环境
- 我最敬佩的奥运冠军是——郭晶晶
- 奶奶家的小兔子
- 英雄小萝卜头
- 洗脚
- 我的童年生活
- 游后老龛
- 我的小发明——万能文具盒
- 水球
- 20年后......
- 回报爱
- 胆小的我
- 爱的细节
- 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 海外学子中秋国庆共团圆
-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2)刑法论文(1)
- 我喜爱的传统文化
- 探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4)刑法论文(1)
- 对台传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也谈刑罚目的(2)刑法论文(1)
- 刍议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刑法论文(1)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5)刑法论文(1)
- 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4)刑法论文(1)
- 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 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2)刑法论文(1)
- 《掌声》教学有感
- 《掌声》教后记三
- 《掌声》教学设计四
- 《掌声》教后感
- 《掌声》一课的教学思路
-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实录
- 《掌声》中得到的感悟
- 《掌声》教后记一
- 《掌声》教学设计五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掌声》教案
-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 《掌声》评课稿三
- 《掌声》教学设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