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 - 《秋天》

语文 - 《秋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 - 《秋天》

《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配有一幅生动有趣的插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可以通过“看”、“读”、“说”、“写”进行教学设计。

一、看——了解图意

“看”,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弄懂图意。可先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再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说说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样子;燕子、小鱼、蚂蚁都在干什么。这样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口头表达的条理性。最后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秋天?学生答出稻子成熟和树叶变黄往下落这两点即可,至于秋天的天空显得更高更蓝一点可在课文中进一步说明。

二、读——弄懂课文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可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划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二段可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蓝”、“白”、“黄”是秋天的色彩,描绘出秋天碧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稻田,真是秋高气爽,丰收在望。这时教师可问: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什么?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秋天这美丽的丰收景色,我们应用高兴的、赞美的语气去读。

课文三、四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个比喻句都与小动物有关。一是“小鱼藏在树叶底下,……”,二是“蚂蚁爬到上面……”,三是“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这三句话把动物生动活泼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草枯叶黄的秋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游、藏、爬、跑”等几个动词要重读,“伞”、“运动场”、“电报”这几个喻体前要稍作停顿。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可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三、说——训练表达能力

“说”这个环节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在看图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句说图上有什么。在讲读课文时,可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如(1)“蓝天上飘着白云”和(2)“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这两句比较时,先让学生说说这两句的不同,再说说加上“高高的”和“几朵”有什么作用。在句子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说话要说得具体生动。课文结束后,可问:除文中所说秋天的特点,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来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受以及课外观察所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强化课堂练笔

学完本课,可让学生模仿《秋天》语句,以《找秋天》为题,写出二三种植物秋天的特征;或者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写一写果园里、庄稼地里、田野里、街道上哪些现象表明秋天已经来到。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课堂练笔,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运动会
小燕子回家了
猪与驴
小英雄林浩
地震啦
冬冬的荷叶伞
画错了地方
快乐五一
吹泡泡啦!
小燕子回家了
学音乐
驴与蚂蚱
回家的路上
快乐的冬天
声乐社会功能与心理功能的探讨
彩票融资方式用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初探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1)
成渝高速公路客运黄金时代的终结
高铁沿线移动网络组网原则及方案探讨
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瓶颈及解决方案分析
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漫谈舒曼及其大提琴作品(1)
“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浮沉
京沪高铁96米平行双肋系杆拱系梁横向预应力效应的分析研究
谈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1)
浅探民族歌曲与民间歌曲两者的关系(1)
论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1)
儿童学习乐器的误区——谈儿童学习电子琴(1)
《数星星的孩子》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蜜蜂引路》片断赏析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蜜蜂引路》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二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