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 - 《马踏飞燕》

语文 - 《马踏飞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语文 - 《马踏飞燕》

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1. 设置疑难。看图前提出问题:(1)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2)马怎样踏飞燕(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

2. 初步解疑。看图时教给方法:(1)整体观察马的外形特点。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能给人以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的感觉。(2)重点观察马的腿、蹄的姿势。按马的右前腿、左后腿、右后蹄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右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正在快速奔跑的骏马。

3. 口述图意。看图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

二、图文对照,发展思维能力。

1. 朗读课文。自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描述与图意相吻合

2. 勾画词语。画出“匀称”“坚韧”“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并结合图文和词典自己理解意思。

3. 寻找答案。出示看图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两个疑问句,再将其变换为陈述句,然后用关联词语“为了……”造句。

4. 深层理解。提出问题:(1)“构思奇妙”怎样解释(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构思奇妙”使学生弄清楚,一是通过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的动作,充分表现马快速奔跑;二是通过“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的描述,把“快”具体化;三是通过马踏飞燕而“飞燕竟安然无恙”来衬托奔之神奇。

5. 展开想象。让一学生带着喜爱和赞扬的感情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象这匹马是怎样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激发其发出“不愧是一件艺术珍品”的赞叹。

6. 归纳段意。

三、实物演示,理解科学原理。

1. 解决难题。教学第三段,为帮助学生理解“重心”“支撑点”等词语,可用木制或纸制的小马活动模型,仿照课文的写法作表演。

2. 课堂作业 。(1)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口头造句,不能与课文原句重复。(2)齐读本段。

四、欣赏图文,提高审美能力。

1. 朗读课文。播放第二、三段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或声形并茂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欣赏物美、文美。

2. 现场讲解。请一名学生登台当讲解员,按第二、三段的描述,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摘自《陕西教育》2000年第2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爸爸的对话
跟我说“再见”
妈妈,母亲节快乐
未来水果、蔬菜展览
标点符号王国游记
爷爷家的“小贝贝”
我的不满意
我在网上投稿啦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我爱故乡的龙眼
我是幸福的小鸟
我爱故乡的柿子
寒假中的一件事
美丽的小草坪
第一次一个人走回家
ERP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
浅谈审计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改变
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磨坊书简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震撼人心的一课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