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有情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基调。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3、情感目标:体验人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读。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人生的。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普希金写这首诗是在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有情诵读,整体感知。

1、有情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或者听课文录音。

②学生比读、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整体感知: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它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②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可联系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来理解。)

②身处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

③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见教参)

④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2、品读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读一读,品一品,在品读中提升自己赏析诗文的能力。

四、互动释疑,当堂背诵。

1、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2、当堂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试着背诵。

五、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体验反思:

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2、拓展延伸:

①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 ,不要 !

②背诵全诗,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全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未选择的路》

一、复习巩固,交流导入 。

1、复习旧课: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交流导入 :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

是啊,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2、整体感知:

①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②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③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三、问题探究,品读明理。

1、问题探究:

①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②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③这两首诗歌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未选择的路》: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

2、品读明理: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四、感悟哲理,明确象征。

1、感悟哲理: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

2、明确象征: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的意志,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健康成长。

2、拓展延伸:

①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②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冬冬的荷叶伞
快乐的冬天
回家的路上
学音乐
吹泡泡啦!
小燕子回家了
小燕子回家了
运动会
地震啦
驴与蚂蚱
小英雄林浩
画错了地方
猪与驴
快乐五一
浅探民族歌曲与民间歌曲两者的关系(1)
高铁沿线移动网络组网原则及方案探讨
成渝高速公路客运黄金时代的终结
声乐社会功能与心理功能的探讨
论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1)
京沪高铁96米平行双肋系杆拱系梁横向预应力效应的分析研究
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瓶颈及解决方案分析
漫谈舒曼及其大提琴作品(1)
“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浮沉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儿童学习乐器的误区——谈儿童学习电子琴(1)
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谈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1)
彩票融资方式用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初探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1)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二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蜜蜂引路》片断赏析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