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1

(一)重点、难点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二)知识点落实规划

掌握下列字词:菜畦、皂荚、桑椹、油蛉、蟋蟀、斑蝥、缠络、攒、脑髓、鉴赏、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确凿、书塾、恭敬、方正、消释、渊博、宿儒、蝉蜕、人声鼎沸、倜傥。

(三)实施教学的思路及主要方法

1.简介鲁迅及《朝花夕拾》。2.明确本文的体裁是回忆性散文,文题“从……到……”表明文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有空间、时间的变化。启发学生理清本文结构。

3.欣赏作者笔下百草园的景色:

①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举例说明。

②透过景物的颜色、形状、声音,可看出作者所描摹的是什么季节?

③是从哪些角度、顺序展开描写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与“无限趣味”有什么联系?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5.朗读7、8段,说一说冬天的百草园又有怎样的趣味;画出捕鸟过程的一连串动词,体味其作用。

6.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呢?你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连用所表达的意思呢?(从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考虑)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用哪段话过渡的?学生轻声齐读第9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家里人要送十二岁的鲁迅到三味书屋里去了,当时他是怎样想的?(从课文内容考虑)

②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联系他的家庭教育考虑)

③他要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当时他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8.边读课文后半部分,边与“百草园”的生活作比较,填写下列空格:百草园景物美丽丰富,三味书屋陈设( ),百草园生活有趣多彩,三味书屋学习( ),长妈妈讲的神话故事美丽动人,三味书屋的先生( ),和闰土父亲学捕鸟乐趣无穷,三味书屋读的书( );百草园是个有无限趣味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 )的私塾。

9.鲁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书屋和书屋后面小园的对比,先生的入神读书和儿童偷偷作游戏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讨论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的态度及感情如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葡萄
做早操
让座
我考爸妈脑筋急转弯
堆雪人
我家的电冰箱
勤奋的故事
美丽迷人的夏天
吃“糊司令小笼”
快乐的一天
快乐的晚上
买书
小鸡害羞了
小亮受伤了
香蕉皮
公安工作思路
幼儿园目标管理方案
工会工作思路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考核工作意见
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
局科技工作思路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关于城区环卫市场化作业管理意见
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爱心与责任
学校组建学生会组织指导方案
文化工作思路
乡镇工作思路
乒乓球团体比赛方案
城管局园林绿化整治实施意见
加快发展旅游业工作意见
英国的“三明治”教学对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启示
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
再谈新文学旧书
浅析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能力
高师本科向何处去——论师范教育的两种模式
给中国文学疗伤
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刍议
论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狂人”形象的文化源流与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气质
创新时代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的新构想
江西省2011年语文高考试卷文学名著题阐析与备考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珍藏本)全国首发
什么是师范教育?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中心意思
《醉翁亭记》赏析
《满井游记》习题精选
《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5
《醉翁亭记》课文背景知识
《满井游记》优化测控
《醉翁亭记》整体把握
《满井游记》中心思想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1
钱塘湖春行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6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醉翁亭记》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