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8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4
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设想: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 ,检查预习(3分钟)
1、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谁能告诉我今天的天气情况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知道某天的天气情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现在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么办呢?今天,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2、点出常用雅词和谚语:
二字雅词: 峰峦 招牌 点缀 预兆 轻盈 绫纱 鳞波 崩塌 弥漫 征兆
四字雅词: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白云朵朵 阳光灿烂 乌云密布 大雨倾盆 丝丝缕缕 朦胧不清 密密层层 连绵不断 群峰争奇 耸入天顶
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整体感知(15分钟)
1、导读:将课文分成五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
2、自读: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 (粗略板书)
三、第三个教学板块:演读,理清层次(10分钟)
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2、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在书上作记号
3、学生发言,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边演边完善板书)
4、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彩,明白了它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样我们对课文内容与层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第四个教学板块:说读,品味语言(15分钟)
1、读第一段,(分两种读法导读)用一个字来评价语言上的特点。(美)
2、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谋篇的形式。这篇文章有很多美点,小到一个词语、句子,大到几个段落,可谓俯拾皆是。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就文章的语言说一句评论式的话。怎么说呢?像这么说:如:
本文的语言美在“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五、第五个教学板块:寻读,课外延升(2分钟)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
3、学生收寻并积累识天气的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庆祝六一
- 春游乐
- 我们冒雨春游去
-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 选班长
- 我的妈妈
- 我家的菜园子
-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 自我介绍
-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 难忘的“教室春游”
- 回忆童年
- 特殊的春游
- 欢乐的雨中春游
- 我对中央美术学院的潜在危机的认识
- “中”为“洋”用:中国美术对西方的影响
- 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的开拓者(1)论文
- 加入WTO后中国电视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对策思考
-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
- 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
- 权利失衡、两级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
-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 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 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政策在转型国家的失败
-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
- 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
- 民事证据秘密保护的程序机制分析(1)论文
- 我们应该向百老汇学什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我选我》教学设计之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一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一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二
- 《画》说课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画》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画》教学建议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