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2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4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2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2. 能力目标

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三、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具体教学步骤

a) 导入 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想在古桥上眺望吗?想在树林里奔跑吗?想在山泉旁嬉戏吗?想在悬崖边呐喊吗?好,就趁着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大家一起进山去看看这些美妙的风景。(在我们出发前,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擦亮你们的眼睛;第二,竖起你们的耳朵,用心去感受自然。)

b) 学生听朗诵看风景

c) 学生分段落朗读

(1) 作者

(2) 古桥

(3) 树林

(4) 山泉、溪流、白云

(5) 瀑布、悬崖、云雀

(6) 石头、落叶、小花

(7) 阵雨、老柏树、蚂蚁

d) 明确读音

树冠(guān) 唱和(hè) 一卷卷(juàn)天书 湛(zhàn)蓝 清澈(chè)

涧(jiàn)水

e) 解释下列词语

逝川:流逝的河流,多用于比喻流逝的时间。

凝神:聚精会神。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乐道:形容很感兴趣地谈论。津津,指兴趣很浓的样子。

f) 课堂思考题: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详写了其中的哪两位?

自然界的朋友依次为:古桥 – 树林 – 山泉 – 小溪 – 白云 – 瀑布 – 悬崖 – 云雀 – 石头 – 落叶 – 小花 – 阵雨 – 老柏树 – 蚂蚁 – 归鸟;

详写了:古桥和树林。

b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山中世界变成了童话世界,将各种景物变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c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访问自然界的朋友,从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里,饱含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作者描写这些“朋友”时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亲切活泼有亲切感。

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有浪漫色彩。

在叙述上独具匠心。恰当的变换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有时用第二人称。

g) 想象训练:

a齐读“树林”一段,体会其写作方法的妙处。

通过奇特丰富的想象,让“我”变成了树,创造了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把树写得栩栩如生,灵气飞扬。

b模仿“我是树”一段,任意选取一景以“我是……”为首句作想象片断描写。

c交流“我是……”片断描写。

h) 小结

今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与李汉荣先生一起拜访了他的“朋友”,从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进而对生活的热爱,愿在座的51位同学也能走近自然走进生活,做个热爱生活的人。

i) 布置作业 :

“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向往的地方--西沙群岛
公园里的花
我喜欢的声音
变化多端的云
偷偷摸摸的看电视
我们的校园
养鱼
举世无双的宝贝——我
新世纪广场
照片里的故事
打针
家乡的小枣
宽容让我进步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变废为宝
浅析我国当前家庭暴力_民法论文(1)
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与思考_民法论文(1)
家庭暴力问题浅析_民法论文(1)
合同免责事由探讨_民法论文(1)
论合同法之代理原则对货运代理业的影响 _民法论文(1)
合作建房中的法律问题_民法论文(1)
简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关系_民法论文(1)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_民法论文(1)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究_民法论文(1)
论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_民法论文(1)
浅议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问题_民法论文(1)
物业管理合同性质辨析_民法论文(1)
论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_民法论文(1)
浅析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之否定_民法论文(1)
论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理_民法论文(1)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找春天》口语交际课
《阳光》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谈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
《荷花》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思路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