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蒲公英的种子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它以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学生喜欢诵读。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应加大读的分量,童声范读、教师指导读、自由读、指名读、有选择的读、齐读……力求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小诗的意境,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并不熟悉蒲公英,同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教学时运用CAI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离不开想象。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表达就越具体生动。小诗最末一句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飞到哪儿去呢?这很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了解有关蒲公英的常识,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这五个词语,学会种、毛、呀这三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图这是什么?(学生猜测)
二、初步感知
1.听童声范读
回答:我是什么?我是怎么样的?
2.顺势学习小诗第一句(我是,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正音:蒲公英、种子、毛茸茸。
3引读第二句
看看种子的妈妈--蒲公英。
三、反复诵读课文
1.童声范读,学生看书仔细听。
2.再听一遍范读,学生可跟读。
3.指名读,其他学生对嘴形。
4.与小伙伴一起读。
5.认读字词
(1)种子、毛茸茸、微风、轻轻、家、离开、哪儿、就是
(2)种、毛、呀
(3)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
做动作理解微风的意思。
想象:如果你是,这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四、欣赏图景
1.看看蒲公英飞的样子(课件)
2.观看录像《蒲公英飞舞》,教师配介绍。(带有极轻的伞状的羽毛,可以乘风飞行。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成熟的像雪片一样飞舞……)
3.质疑问难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问题想问问蒲公英妈妈和?
4.自由想象蒲公英飞到哪儿去了?
(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五、朗读指导
1.自由读喜欢的部分。
2.指名读。
3.评价、指导。
4.配上图景读、齐读、背诵。
六、写字指导
1.认字。
2.范写。
3.书空。
4.练写。
5.讲评、作业展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 由《假文盲》联想到的
- 难忘的第一次
- 假文盲
- 巧写对联的书法家
- 五个手指头
- 手指
- 难忘的第一次
- 第一次做饭
- 难忘的第一次
- 看漫画《假文盲》有感
- 模仿《手指》
- 第一次尝试
- “端午”的名称奥秘
- 第一次骑单车
-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
- 声乐演唱的情感艺术
- 民间小戏音乐探索
- 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测量基准的建立与一期铺轨前复测分析
- 音乐考古学的六个课题的研究综述
- 探析当代通俗古典音乐
- 重庆轻轨较新线倒T形PC轨道梁设计研究
- 器乐学习效率的提高的方式
- 中国好声音对声乐教学的启发
- 中国古典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全面质量管理初探
- 辽宁群众歌咏活动的现状的文献综述
- 浅谈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心灵
- 多元智能理论对音乐的实用性
- 合唱培训中声乐教育的手段概述
- 《找春天》扩展练习
-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拟人描写
- 《找春天》教案2
-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 《找春天》教材简说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句
- 《找春天》读书笔记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举例
-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 《找春天》教案1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