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8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丑小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新选课文,安排在第4册第4课。它揭示了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深刻道理。对于低年级学生,如果机械说教,生硬灌输,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了乐学法。
首先,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按照丑小鸭的经历特点提出乐学措施:比快,比准,比说,让学生热烈而紧张的氛围中学习。
看了第一幅图,结合课文,学生很快提炼一个“丑”字——丑小鸭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比起其他小鸭毛黄、嘴小、身胖来,确实很丑。
看了第二幅图,结合课文,学生也很快地提炼出一个“苦”字——丑小鸭在家中受欺负,哥姐咬,公鸡啄,小姑娘讨厌;在外边也受欺负,小鸟讥笑,猎狗追赶。它只好“躲”,“悄悄地过日子”,最后冻僵在冰上。岂不是很苦吗?
看了第四幅图,结合课文,经过一番讨论,终于提炼出一个“变”字——丑小鸭飞向湖面,在镜子般的湖水中见到了自己的影子,丑小鸭变成了洁白美丽的大天鹅。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丑”、“苦”、“变”三个字,由表及里,再提炼出反映实质的三个字来,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丑小鸭的“丑”,学生易于辨识,但要找出与“丑”相对的内核来就比较困难,经过提示和讨论,终于得出一个“异”字——丑小鸭的蛋“特别大”,丑小鸭出生要迟好几天,丑小鸭一出蛋壳就“又大又丑”,这些“异”暗含着丑小鸭本来是一只天鹅。如果与其他鸭子没有两样,哪会有后来的“变”?
然而与“苦”对应的内质是什么?用一个什么恰当的字?这是难点。教学时,我们列出系列问题:丑小鸭在家挨欺,是甘心忍受,还是另有行动?(离家出走)在外边也受欺,一见到天鹅,丑小鸭有什么内心活动?(又惊奇又羡慕)天气越来越冷,丑小鸭回到受欺的环境中去了吗?结果怎样?(冻僵在冰上)这一切说明丑小鸭不简单。紧扣第三幅图联想补充,学生终于归纳出绝妙的“志”字——丑小鸭不甘心受欺,向往天鹅。宁可冻僵也不向原来的处境屈服,充分表现了他是有“志”的。
第三个字是“情”——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既惊且喜:“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这一反诘句表现了丑小鸭惊讶自己会变得如此漂亮,结合末了一句,他满怀喜悦地发现,自己再不是丑小鸭了!这种“情”还含蓄地暗示了丑小鸭的内心活动,从此他再不孤单、苦恼、受欺负了。自豪感不言而喻。
“丑”——“苦”——“变”——,“异”——“志”——“情”,这六个字分别构成两组,前一组反映现象,后一组揭示本质,从丑小鸭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领悟到深刻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做到丑不厌弃,苦不失志,变不自满。由于采用比赛的方法,学生思维活跃,联系实际,获得了深刻的启迪。他们乐意这样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校园的秋色
- 我想对你说说心里话
- 不一样的体验
- 大方的小曾
- 一张照片的故事
- 我的哥哥
- 精彩的"拔尺"比赛
- 寻找秋天
- 贪吃的爸爸
- 美丽的枫叶
- 我给妈妈看病
- 我的大妈
- 我的朋友
- 春姑娘来了
- 微观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与综合分析
- 从汉英对比角度试论翻译腔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行政不作为赔偿案件若干问题探讨_行政法论文(1)
- “小糊涂仙”VS政府理性_行政法论文(1)
- 简论工伤认定的时效问题_行政法论文(1)
-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 对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
- 论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 行政紧急程序若干问题研究_行政法论文(1)
- 谈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型
- 分析大学专业英语翻译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遵守的合作原则
- 行政权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观点综述
- 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与字幕翻译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灰雀》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灰雀》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