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7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侧重于读,要求读出感情;采用激疑、导疑、质疑、解疑等学习方式;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设一些情景(如配乐朗读、续编故事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会走的树是驯鹿。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续编故事。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动物头饰。
五、教学流程
(一)看图激趣,揭疑导入
1.《出示驯鹿角的课件》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像什么?
2.小朋友们的想像可真丰富,其实呀,这是一棵会走路的树(板书课题)。这棵树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们翻开书,自己看看。
3.噢!原来这是驯鹿的角啊!(出示完整鹿的课件)
4.过渡:是谁以为驯鹿是会走路的树呢?小鸟与鹿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品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从而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的友善交往
1.驯鹿爸爸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要通过动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棵树与小鸟形影不离,相处得非常快乐。同时穿插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爱,读出文字的精彩。教师要指导读好对话,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鸟好奇、急切的心情以及驯鹿爸爸热情、友善的态度。)
2.(小组讨论交流)这棵树带着小鸟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要使学生理解鹿爸爸乐意帮助别人,应注意充分发挥动感课件的作用,突破难点。)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只要想象合理,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同时配上音乐。)
4.齐读一至四自然段。
(三)精读五至九自然段,感受小驯鹿与小乌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她看到了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五至九自然段。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课文。(读中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续编故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出示课件)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编一编,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2.续编故事表演。
评析:
1.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出种种情景,引导学生与文本不断对话,积极主动地发掘文本的含义和感情,甚至超越文本创造意义,而教师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2.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本课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生动有趣的特点,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生活实际(如续编小驯鹿带小鸟回家的故事)、情感经验和想象世界(如讨论驯鹿爸爸带小鸟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不仅学会了美丽的童话,还品味了优美的语言,而且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想
- Exercise
- I love my bedroom
- 我最喜欢的邮票
- My weekend(我的周末)
- 我爱我家
- Mr. Wang(王老师)
- 一封信
- 我的好朋友
- Chinase New Year is coming soon
- My favourite animal
- My rabbit
- My good habits(我的好习惯)
- me
- Who am I?(自我介绍)
- 华中师大学生体育馆集体避暑
- 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调查研究
- 担当:一份责任
- 选准角度,成就好文章
-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教育的一致性
- 一般将来时的构成与用法
- 例析全国卷完形填空中的虚词考查
- 言自心,文成人
- 沙家浜·智斗
- 解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 堵住喧嚣,方成大器
- 探测器传回冥王星最高清照片
- 瞻前顾后,紧扣中心
- 《雷雨》的人性美
- 面对一个乞丐
- 春联
- 科学怪人
- 读书做记号的学问
- 古诗两首
- 雾凇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 田园诗情
- 动物园的晚上
- 说勤奋
- 古诗两首
- 九寨沟
- 《井》教学设计
- 第一朵杏花
- 望洞庭
- 云雀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