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春晓》教学设计之八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 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朋友宋淑琦
- 路牌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环保卫生,人人有责
- 我的好朋友
- 可爱的小乌龟
-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 自我整形
- 我的收获
- 课间十分钟
- 离群的小鸡
- 快乐的六一
- 百合花
- 抓鱼
- 快乐的一天
-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特征探析
- 试论歌唱中呼吸运用的误区及纠正方法
- 上海市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研究
- 初谈浪漫主义音乐与肖邦夜曲
- 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
- 浅探歌唱发声中的对立与平衡
- 信息高速公路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 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
- 在中学音乐中钢琴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
- 汽车化导向交通对土地利用影响成本研究
- 浅探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 谈音乐素养对美声演唱的重要性
- 浅谈加入WTO对公路职工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 浅析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 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风筝》教学设计9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风筝》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建议
- 《风筝》教学设计4
- 《秋天的雨》课堂实录
- 《风筝》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风筝》教学设计8
- 《秋天的雨》教材简说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风筝》教学设计5
- 《风筝》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