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13《坐井观天》片断赏析
师:青蛙和小鸟这次为什么事情而争论?青蛙是怎样说的?
生:它们为天的大小而争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什么叫“大话“?谁能联系实际说一说。
生:吹牛的话叫大话,像“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就是大话。
生:夸口的话,如“我不学什么都会”也是大话。
师:课文的“大话”指什么?青蛙为什么说“大话”?
生:课文中的“大话”指小鸟说自己飞了100多里,而青蛙不相信,就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师:“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天非常小,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小鸟是怎样认为的?
生: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师:天,“无边无际“是什么样?”
生:“无边无际”就是没有边,大得很。
生:“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看不到边。
师: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无边无际呢?
生:草原辽阔,可以说无边无际。
生:大海很宽,可以说无边无际。
师:谁能用“无边无际”说句话?
生:骏马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奔跑。
生:海鸥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飞翔。
师: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投影第而次对话)
生:读青蛙的话应该用不相信的语气。
生:应该用疑问的语气。
生:读小鸟的话应该用耐心的语气来读。
生:应该用诚恳的语气。
师:说得很对。读青蛙的话要表现出自以为是,读小鸟的话要表现出诚恳。“天”“大”两个字要读重音,以突出“天很大”。下面同桌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练习读)
师:请大家轻声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它们谁对谁错,错在哪里?
师:谁愿意就这两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生:这次对话主要讲青蛙坚持自己是对的,小鸟再次说它弄错了。
生:青蛙说它不会弄错,因为它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生:青蛙自以为是,从青蛙边说边笑中可以看出。
师:谁还能接着读。
生:小鸟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是因为青蛙不相信它的话。
生:小鸟是想让青蛙亲自看一看天的大小,来证明青蛙错了。
师:大家看投影,(活动投影,青蛙跳出井口)如果青蛙跳出井口,看见天无边无际,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分别配戴头饰,分角色练习对话。
生:(青蛙)哇!天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对不起小鸟,是我弄错了。
生:(小鸟)没关系,你能知道错就改我真为你高兴。
生:(青蛙)咦,这天怎么和我刚才看到的不一样?小鸟,你说对了,天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那!
生:(小鸟)朋友,这回你知道了把!坐在井口看天,只看到那么一点点是不对的。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坐在井口看天是不对行的,只能看到一点。
生:不要做井底之蛙,要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看清了再说。
师:说得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狭小,所以有限,还自以为是。这节课,我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评析:本课教学有两个特点。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致力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为若干问题的层次,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们会谈些什么?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也是一种奢侈
- 《踮起脚尖》
- 2009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
- 踮起脚尖
- 老师,请听……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卷)
- 站在良知的门口
- 兽首拍卖,应唤醒国人什么?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时尚,一直在看你
- 我离开,但留下了我的眷念
- 兔子的悲哀
- 路径(全国统一卷)
- 2009年高考山东同题作文——见证
- 兔子要不要学游泳
- 公共服务:打造“善治”政府的主要着力点
- 电气工程质量预控
- 权力与繁荣:超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专制
- 电阻分类及其读法
- 综合布线中常见的问题及测试
- 机电主管技术员年度述职报告
- 电气工程通病及治理
-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预控
- 全球化时代人的历史责任
- 判断电线电缆断点的小经验
-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 哈耶克的知识分工
- 弱电维修工试用期转正申请
- 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
- 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
- 《手指》 作者简介
- 《顶碗少年》 美文欣赏
- 《手指》 重点问题探究
- 《手指》 整体阅读感知
- 《顶碗少年》教案讲义 讲解篇
- 《手指》 随堂练习训练
- 《手指》 趣闻故事
- 《手指》 相关阅读
- 《手指》 美文欣赏
- 《灯光》 教学设计B
- 《灯光》 老师语录
- 《灯光》 教学设计A
- 《手指》 教案二
- 《手指》 教案一
- 《灯光》 随堂练习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