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天小鸟图有不过井口那么大多无边无际大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1、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 我的爸爸
- 三个小雷锋
- 我学自行车了
- 神奇的放大镜
-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 要是我有了翅膀
- 争上游
- 秋天到了
- 丁丁是傻瓜
- 跳舞伴我同成长
- 教师节献花
- 国家孝德教育观后感
- 第一次乘大轮船
- 中秋节雨夜赏月
-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 树立和谐执法理念 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 浅论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性诉求
- 书籍装帧设计中传统艺术的运用
-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 论党内民主和集中的辩证法
- 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探讨
- 浅析美国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浅谈我国强制措施适用中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1)论文
- 有关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心理探讨
-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 论述网络营销理论在个人知名度推广中的应用
- 浅析小案例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及语言研究
- 《和田的维吾尔》 重难点分析
- 《灯光》 训练素材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意思
-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
- 《灯光》 考点练兵积累篇
- 《灯光》 考点练兵阅读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 《灯光》 写作指导
- 《灯光》 范文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考点练兵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梳理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和田的维吾尔》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