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神奇的克隆》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 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
诱人前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春感想
- 我与普通话
- 迎春花
- 一滴小雨珠
- 为地球妈妈画张像
- 大自然的恩赐不是这样用的
- 日记6则
- 潮
- 松树颂
- 谁不夸咱家乡好
- 人生的支点
- 我愿化作一场雨
- 春景
- 含羞草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试论我国高校教学出勤率低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 试论高校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 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究
- 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
- 试论新时期下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关于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
-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 浅论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 试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 关于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补位
-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 简论高等教育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 《故乡》教学杂谈
- 《故乡》教学设计
- 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
- 发现──《故乡》教例评析
- 巧借省略号,理解《故乡》主题──对鲁迅《故乡》的一点教学体会
- 《故乡》(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教学设计
- 再教《故乡》
- 融“接受学习”于语文教学之中──关于《故乡》一课的设计摭谈
-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故乡》教学点滴
-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