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4
《晓出净慈寺》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古诗问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荷花录象)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
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
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配乐)
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
自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
五、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课件出示:小池)]
1、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六、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七、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写一两句诗。老师已经拍下了几张西湖的照片,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照片)
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反馈交流。
八、总结:愿我们杭州西湖越来越美。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玩虫子
- 笑成了一朵花
- 可爱的小猪
- 《狮子王》观后感
- 三只小兔吃苹果
- 我是体育委员
- 给震区小姐姐的一封信
- 考试
- 我的梦
- 给妈妈的留言条
- 一个有趣的活动
- 快乐的暑假
- 神奇的笔
- 花也有生命
- 浅析如何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能力
-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研究
- 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是发展的趋势(1)论文
- 浅说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 汽车营销中的联合营销策略
-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 论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
- 我国茶叶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
- 关于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 市场终端汽车营销取胜的核心
- 简述新时期我国反腐败法律制度创新(1)论文
- 进一步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论楷书繁体简化来源再梳理
- 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之“物品表现”研究
- 《顶碗少年》教案讲义 体味篇
- 《顶碗少年》 训练素材
- 《顶碗少年》 作家作品介绍
- 《手指》 老师语录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写作指导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训练素材
- 《顶碗少年》 范文习作
- 《顶碗少年》 重点字词梳理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句子理解及练习
- 《顶碗少年》 重点字词释义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配合练习
- 《手指》 重难点分析
- 《顶碗少年》 写作指导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范文习作
- 《顶碗少年》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