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6
《示儿》课堂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
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
但悲
(生)
示儿
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幸福的
- 我尊敬的人
- 想当科学家的我
- 书是我的好伙伴
- 梅花
- 时间的启示
- 我爱迷彩服
- 美丽的故乡
- 温暖的蜡烛
- 我家的清晨
- 外婆老家的秋天
- 教师节的早上
- 秋天
- 第一次没完成作业
- 假如我有一根仙女棒
- 基层国税依法治税应解决热点的讨论
- 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 关于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思考
- 和谐社会下的遗产赠与税浅议
- 地方税收立法的法制规制
-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发展模式
- 分析国内税收规划状况与策略
-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
- 浅议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东西方的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境遇
- 投资企业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的浅议
- 国内销售企业税收的规划
- 浅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
-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混双”模式
- 分析扩大需要与税收政策调节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少年闰土》
-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再见了,亲人》“主导 自学”式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三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新课教学反思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四
- 《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二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一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