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充分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觉到这个故事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点评:这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启发引导作用。)
二、让学生读文,自己感悟
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点评:读有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想想、画画、写写,再读读,这种有指向性的读书活动,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组织交流
壮美:后羿射日的有关课文英雄神勇无比,为民除害,给人阳刚之感。嫦娥勇斗逢蒙他毫不畏惧、机智周旋,弱女子显壮举。
凄美:嫦娥吃了仙药飞往月宫,后羿不顾一切……怎么也追不上。这是一种离别,四目相视,却无缘再聚,有情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此青此景,怎不叫人掬泪同情。
甜美:月圆之际,皓月当空,嫦娥悄然伫立桂花树下,深情凝望着丈夫,身虽不能至,心已相印,天荒地老,这等感情确实让人人心生甜蜜。
柔美:嫦娥的外表美,典型的东方美女
优美:嫦娥吃了仙药,……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体会:月美,景美人物更美,画面诗情画意,充满遐想
注意:学生在体验这些感受时,都要加强朗读训练。
(点评:这种读悟交流过程,实质上就是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活动过程。)
四、全面感悟,读写联系
(每一个优秀的文本都会留下一定阅读空间,使得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作)
此时此刻,遥遥相望的嫦娥与后羿以及乡亲们,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请同学根据课文围绕中心“好心的嫦娥”写一段话。
学生写话
五、拓展阅读、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几种版本,课文所言,只是一家之言,介绍学生阅读。
(这两个细节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知识的积累。)
教学反思:《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当地。这节课重在让学生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遗憾的是课中时间安排不当,读悟交流不够彻底。
顾问意见:这节课的主要闪光点是:教者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发人深思的导入语启发学生投入到潜心会文中边读边思、边画边写、再读,积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组织读悟交流中,老师穿针引线,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较好地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如果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出人物形象,就可以全面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享受四季
- 我和朋友
- 夜的美
- 我和那些花儿
- 我的未来在那里
- 钥匙不见了之后
- 婆婆离我而去了
- 爱
- 聆听风声,遥望天空
- 永远的英才
- 同学情
- 秋
- 秋天的涙
- 棒棒糖的傳說
- 我眼中的色彩
- 以史为鉴: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的理想与使命
- 不同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分散型村庄的未来*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战略思维特征
- 网络反腐:认知态度与政策建议
- 土地管理的制度化和绩效
-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 文化图式翻译原则与策略探析
- 组织行为学视阈中的大学文化建设
-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途径与机制研究
-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
- 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文观照
- 群众路线视阈下党的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创新
- 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动力
-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策略与路径
- 论我国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 《天鹅的故事》课外拓展
- 《失去的一天》探究感悟
- 《七颗钻石》教材分析
- 《猪八戒吃西瓜》教材分析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 《失去的一天》课外拓展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失去的一天》教案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教学设计
- 《天鹅的故事》探究感悟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失去的一天》教材分析
- 《别董大》、《赠汪伦》教学设计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猪八戒吃西瓜》教案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猪八戒吃西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