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祁黄羊》教案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故事发生背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3、祁黄羊
2、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引导学生回忆叙述)
二、初读指导
1、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2、理清文章层次,结合学习生字词。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
(第3—7自然段)
学习下列生字词(并了解意思):
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第八自然段)
学习下列生字词(并了解意思):
召慎重避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
举荐
慎重
人选
推荐
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4、祁黄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3、体会祁黄羊的品质。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一、复旧引新
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二、精读训练
1.细读课文,领会思想内容。
(1)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①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如秦国(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晋国、鲁国(今山东)等。
征伐:讨伐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②讨论: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黄羊辞职)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
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2、指导复述。
⑴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⑵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⑶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⑷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课后作业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心为人民
- 蛋壳造型
- 读
- 游峨眉山
- 玩流星锤
- 我的小鸡——达达
- 春天的盛会
-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
- 武夷山游
- 试卷发下以后
- 游南北湖
- 林海雪原游
- 吸取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教训吧
- 难忘的“五一”
- 假如我是地球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
- 关于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思考
- 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职业技术教育 大文章需要大手笔
- 对青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的剖析
-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 关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 海运企业安全需求呼唤安全教育
-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
- 浅谈化学创新教育模式
- 现代化:职业教育迈向21世纪的必然走向
-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 浅谈程序设计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索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断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断
-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