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7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之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的几层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的最南端,那里有金色的海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清澈的海水,五彩的海龟……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热带风光图。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大伙儿,就去走一走,瞧一瞧。
二、出示课题。(“美丽”用红粉笔写)齐读,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四、指导生词。
1、出示生字词。
Liao kuo yu jiao luo hao han
辽阔岛屿礁石星罗棋布浩瀚
ku jin an gui kuang yu
宝库仅仅黑暗海龟心旷神怡海域
a、读准生字的音。
重点:阔、屿、仅、旷
b、想办法记字形。
礁 阔 域
c、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辽阔:跟“宽阔”比较。
宝库:物产非常丰富的地方。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出示二类词。
Fei bi cu mei ou
翡翠合璧一簇簇魅力讴歌
a、读准字音。
b、理解“魅力、讴歌”。
第二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仔细读课文,出示:
a、南沙群岛位于。
b、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巨大蓝色宝库”“迷人的世界”)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读了第一句,你觉得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用自己的话说说。
⑵那南沙群岛到底有多少呢,星罗棋布什么意思,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⑶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不仅星罗棋布,而且美如珍珠,你们读得真不错。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同学们你们猜猜他们会怎样生活,再细细读读。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5题。
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试着背背第1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数数有几句,你喜欢哪一句?
出示: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a、轻声朗读。
b、如果老师把它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
她有很多很多的海洋生物,有很多很多的矿产资源,有很多很多的海洋动力。
c、比较朗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体会感情的不同。
d、有感情朗读,背诵。
过渡:为了进一步说明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具体说明。
a、指名读第二句。
b、师介绍“波斯湾”的情况。
c、“仅”换一个词怎么说?去掉“仅”意思有什么不同?
d、练习说话。
我们班好人好事真多。仅小明一个人。
3、总结:南沙群岛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万象山公园游记
- 我的理想
- 2040年的新型别墅
- 老师,谢谢您
- 做人不可太贪心
- 春天
- 小树漂流记
- 骄傲的小鹿
- 地球母亲,谢谢您
- 我家的庭院
- 自由活动课
- 游洛迦山
- 无私的奉献
- 我的那只牧羊犬
- 那次我哭了
- 关于研究生美育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刑法论文(1)
- 试论西部开发中的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对策刑法论文(1)
- 美国官场文化:亲民是修养,做秀是传统
- 谈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 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
- 论金融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对我国首例贞操损害赔偿案的法理评析刑法论文(1)
- 洗钱犯罪研究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
- 感悟美术传统文化 突破审美理解瓶颈
- 正当防卫法律价值的理性思考刑法论文(1)
- 试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刑法论文(1)
- 《乌塔》教学设计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
- 《白公鹅》教学设计3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卡罗纳》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与评析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