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少年王勃》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藤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藤王阁景象视频、图片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生字,教学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谁能说出它的全名?聪明的同学们可以猜想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赣江)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板书课题,显示王勃图片)
二、初读课文
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疑问吗?
2、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3、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4、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5、检查自读情况:
A、读一读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藤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读全文。
6、尝试分段,理清课文层次:
一(1)主要讲了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邀参加宴会。
二(2—4)主要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三(5)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7、朗读全文。
三、学习第一段
1、指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地点:南昌
原因:藤王阁整修一新,都督邀请王勃参加宴会。
3、你还知道王勃的哪些事情?
4、结合刚才所介绍王勃的事例,想象都督邀请情景。
5、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词,组词
督—都;宴—焰;章—张;披—批;序—野
3、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霜
- 续写一只小鸟
- 买打印机
- 我爱国旗
- 美丽的秋天
- 你别问我是为何
- 写春联
- “球迷”爸爸
- 葡萄
- 秋天的发现
- 春节联欢晚会
- 小记者活动
- 美丽的学校
- 论素质教育
- 秋天的乐趣
- 农村青少年犯罪:社会无法承受之痛(1)
- 加强习题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 教学环境与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潜力
- 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 环境执法要与时俱进(1)
-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选题的改革尝试
-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 英语文化动物词
- 高三化学复习中必须注意的四个招数
- 关于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观教育的建议
- 试论听证制度在公安行政执法中的理论建构(1)
- 教学的生命在于探究
- 利用电教媒体强化化学学习效果
- 浅谈英语长句的汉语翻译
- 《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一
- 《给予树》 教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二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灰雀》 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 教学设计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二
- 《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设计
- 《槐乡的孩子》 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片断赏析之一
-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一
-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