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荷花》教案之五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示课题:16。荷花
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荷花的?
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习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2)学习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
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习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理想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展开想象。
六、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奇的笔
- 《狮子王》观后感
- 三只小兔吃苹果
- 我的梦
- 快乐的暑假
- 我是体育委员
- 笑成了一朵花
- 玩虫子
- 花也有生命
- 考试
- 可爱的小猪
- 我的爸爸
- 给妈妈的留言条
- 给震区小姐姐的一封信
- 一个有趣的活动
- 汽车营销中的联合营销策略
- 关于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 我国茶叶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
- 论楷书繁体简化来源再梳理
- 市场终端汽车营销取胜的核心
- 简述新时期我国反腐败法律制度创新(1)论文
- 浅析如何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能力
- 进一步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研究
- 浅说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 论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
- 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之“物品表现”研究
- 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是发展的趋势(1)论文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句子理解及练习
- 《顶碗少年》 写作指导
- 《顶碗少年》 整体阅读感知
- 《手指》 老师语录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训练素材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写作指导
- 《顶碗少年》 重点字词梳理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配合练习
- 《顶碗少年》 作家作品介绍
- 《顶碗少年》 重点字词释义
- 《顶碗少年》 训练素材
- 《顶碗少年》 范文习作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范文习作
- 《手指》 重难点分析
- 《顶碗少年》教案讲义 体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