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3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本剧的表演,故事的续编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想象、说话能力,从中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
教学难点:表演中的细节部分,如语气、表情、动作等。
教具准备:猴子、乌鸦、喜鹊、杜鹃头饰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了《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故事,课文讲了猴子种了一棵什么果树?(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种后怎么做的呢?(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二、学习第九小节。
1、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梨子呢?(没有)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猴子没有吃到梨子?(打开书本,指名读第九小节)
2、激疑过渡:猴子为什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三、创设情境一:
淼苗电视台将把《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故事拍成童话剧,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当小演员。根据剧情需要,本篇童话剧将分上、中、下三集为了拍好这幕戏,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剧本,好吗?
(一)拍摄上集(2~3小节,以扶为主)
1、自读课文,看看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2、讨论:需要几个小演员?(3个:乌鸦、猴子、旁白)
3、我们来对对台词。(男生:乌鸦;女生:猴子;老师:旁白)
4、我们该给主角配些什么动作呢?分三人小组分角色怜惜。
5、比一比哪组最勇敢,指名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表演同学戴头饰)
6、指名同学评议。给第一组评奖。
7、在评议基础上分三人小组再次排练,师巡视指导。
8、再次指名小组表演。指名评议,评奖。
(二)拍摄中集(4~5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表演时要注意的。
2、三人小组排练,师巡视指导。
3、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4、评议、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排练)
(三)拍摄下集(6~8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人小组进行排练,师巡视指导。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3、评议,颁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排练)
四、再次学习第九小节。
1、默读课文,思考: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3、讨论:
(1)为什么这只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因为这只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
(2)它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它做事没主见,没耐心)
(3)同学们,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五、创设情境二:
淼苗电视台的导演想在此基础上拍摄续集,但由于剧本还没着落,于是想把这任务交给小朋友完成,有信心吗?先请大家准备一下。
指几名学生讲故事。评议。
六、作业:
把《猴子种果树》的上、中、下集以及续集讲给家人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 一件小事
- 一个梦
- 期待
- 我的心愿
- 现代桃花源
- 20年后的我
- 22世纪的今天
- 我为奥运健儿喝彩!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20年后的衣服
- 多姿多彩的声音世界
- 观剪纸随想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假如我是魔法师
- 关于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探究式互动教学初探
- 浅析学校体育评价的改变
- 浅谈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小说教学策略的探讨与研究
- 探析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 浅谈家庭体育:发展我国现代农村体育的着力点
- 试论从市场到法治市场——体育社会公平视角管窥
- 试论多元化教育形式下体育教师素质培养的探讨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 浅谈高职教育综合能力开发研究
- 浅析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 试析职业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浅析中西体育社会学比较研究
- 试论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关于高职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改革思路
- 浅谈基于问题式学习法理论的《应用光学》教学实践
- 女英雄王聪儿
- 《木兰诗》写作借鉴
- 《木兰诗》结构分析
- 《木兰诗》文言句式
- 《木兰诗》人物描写
- 《木兰诗》同步轻松练习
- 《木兰诗》同步练习
- 《木兰诗》同步达纲练习
- 《木兰诗》写作特色
- 《木兰诗》课文评点
- 《木兰诗》解词
- 巾帼女英雄──李林
- 《木兰诗》课文背景知识
- 《木兰诗》中心思想
- 《木兰诗》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