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秋游》教案之二
教学重点:《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
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有时……”的意思。随后,老师再进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有时像……”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
)。’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接着,教师用同样方法展示高粱、棉花的动态,引导学生想像说话。
三、再现场景,激趣乐学
学习第四自然段,老师可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同时放多媒体动画,再现课文场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接着,打出动画特写:几个孩子在草地上打滚儿。再请曾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说说当时的感觉。然后,展示另外几个同学蹲在草丛里的动画,提示学生观察,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并让抓过蚂蚱(或蟋蟀)的同学说说是怎么逮的。之后,让学生判断:那位张大嘴巴的同学在干什么?并进一步激趣:“你有兴趣像他那样高歌一曲吗?”请一两位同学放声唱一唱,唱完,老师就告诉学生,这就是“亮开了嗓子”。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老师展示其他一些学生生活情景,如追逐、欢笑、大喊、游戏等等,再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春游、秋游等活动中的一些举动,学习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最后,老师小结:“这次秋游活动,大家玩得好开心哪。现在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
四、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课后,老师可组织学生去郊外活动,并让学生带好笔和纸,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画下来(或描写出来),还可以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回来以后,作一次交流活动。这样,从课堂中的模拟秋游,再到自然中的真实活动,既巩固了课堂所学,也使学生放松了心情,可谓一举两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转折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 高考记言
- 列车•茶•春花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作文试题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
- 《看着我的眼睛》
- 试题评析
- 品味高考
-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 一步与一生
- 一步与一生
- 汕头海湾大桥整体自振模态的测试与分析
- 浅析贵州山区公路改造边沟优化设计
- 高钙粉煤灰与粉煤灰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与探讨
- 配电电缆截面选择的经济技术
- 人造卫星定位系统在桥梁结构
- 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中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
- 电气专业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
- 中小学校的电气设计探讨
- 在高层建筑中怎样合理选用母线槽
- 住宅电气设计体会
- 变频器维修与应用实例:二
-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监理实践
- 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评价方法新构想
- 《阳光》教学设计六
-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七
- 《影子》教学设计三
- 《阳光》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 《阳光》教学设计三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阳光》教学设计一
- 《阳光》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 《影子》教学设计二
- 《影子》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