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画》古诗朗读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
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准备]
磁带 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出古诗。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齐读。
三、了解意思,学习生字。
1、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开放着,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
2、学习“有”、“无”。
(1)指名读古诗的第一、二句。
教师板书:有、无。
跟老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说话练习:同学们,你有什么?
(3)教师解释“无”的意思:“无”在这里就是“没有”的意思。
(4)思考:为什么看到小溪从山上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声呢?
(5)再次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
3、学习“来”。
(1)指名朗读古诗第三、四句。
教师板书:来。
跟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2)端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做做手指操。
(3)复习田字格。
(注意:中心点、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4)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笔画?
(5)指导描摹“来”。
先看老师写一写,再自己书空练一练。
(注意:“来”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一竖在竖中线上。)
(6)思考: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开得那么鲜艳;有人走过来了,小鸟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呢?
(7)感情朗读第三、四句诗。
(8)教师小结并揭示诗的名字《画》。齐读古诗。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挑战读古诗,师生一起评一评。
2、学生表演读古诗。
3、对照课文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五、做游戏,复习巩固。
1、游戏:“照镜子”。
2、动脑筋:在这首古诗中,“有”与“无”是意思相反的,那么与“来”的意思相反的又是哪个字呢?出示:去
模仿着找一找:远 ——近
学生交流,教师圈出这6个生字。
3、齐读(背)古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聪明老爸
- 我的同桌
- 我爱我的妈妈
- 我的野蛮老妈
- 家庭领奖晚会
- 我的妈妈
- 妈妈的眼睛
-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 弟弟变了
- 我的幽默同桌
- 老师
- 我是一首歌
- 我的天堂
- 我是美女才怪
- 我最爱的老师
- 论《简爱》中的新女性形象
- 从改写理论看《阿Q正传》四个英译本对比
- 浅析《阿Q正传》悲喜剧融合的美学风格
- 浅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
- 企业文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浅析
- 构建钢铁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研究分析
- 论《阿Q正传》的文化隐喻
- 《简爱》文学欣赏
- 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 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整合研究分析
- 安全教育培训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研究分析
- 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特征浅谈
- 当今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浅析研究
- 企业文化与广告创意研究分析
- 女神们的“简爱”人生论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 《一分钟》教学设计2
- 《园地二》一课一练
- 《一分钟》教学设计1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4
-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 《我选我》教学设计5
- 《难忘的一天》优秀教案
- 《我选我》教学设计3
- 《口语交际·我的想法》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
-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 十一国庆祝福短信
- 《我选我》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