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
〖教学重难点〗
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
〖课前准备〗
关注家乡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二、小组介绍
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三、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四、交流总结
全班交流、评改。评出进步大的同学。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五、习作指导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进行交流和讲评。教师先提出习作标准: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
(然后交流、点评;誊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词语。
2、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
3、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视野范围,同时学习作家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先自己读词语,结合查字典或同学讨论,读懂词语的意思。
2、按泡泡中的提示思考,让学生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反,合成一个词时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根据学生的发现情况,有针对性地点拨,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3、发现了规律后,让学生说说其他的这类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填一填。如果填的不同,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短语说说句子,互相讨论一下哪个填得正确,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其他量词填写,如,一束(道)金光,看看是否准确。“我会填”参考答案是:一首歌曲;一身羽毛;一对翅膀;一幅画面;一阵微风;一眼清泉;一束金光;一串珍珠。“读读背背”有12个四字词语,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
2、采取多种方法记背词语,在熟读、记背好这些词语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积累的描写日出、日落、鲜花盛开等大自然景物和现象的词语。
三、宽带网
1、导入阅读:
你注意过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吗?你看见过夏日野外的草地吗?还有山间流淌的溪水吗?
2、把宽带网中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体会其妙处,教师稍做点拨。
3、引导学生读课外书,把描写的大自然片段随时摘记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做定期的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莲莲,知为谁生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我看克隆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我家乡的冬天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爱无限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我看克隆
- 我要克隆塞尚
- 江南可采莲
- 扇子的文化
- 我看克隆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 歌唱的艺术处理
-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