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文章内容:
⑴ 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
(不知道)
⑵ 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⑶ 小结:
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⑷ 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⑸ 反复读:
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⑹ 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2、演课本剧:
⑴ 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⑵ 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⑶ 汇报演出。
3、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教学后记与反馈】
这篇课文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情节奇异,充满了幻想。在教学时,我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子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我重点引导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注意扩展,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课后,我还让孩子们搜集很多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相信孩子们对“幸福”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咸咸的是泪
- 展翅飞翔
- 成长的烦恼
- 我的初中
- 稻之仲夏
- 枫叶~~碎
- 教师节诗赠陈老师
- 学会感恩
- 天下第一情
- 我的星期天
-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 叶
- 美丽,滋润着这个城市
- 飞舞吧,花蝴蝶
- 消失的感情
- 飓风参战 忽必烈两次栽在日本海
- 用新理念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
- 南极240年 从探险、科考到旅游乐园
- 突出患者意见医德档案管理须引入患者评价机制
-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 玉田净觉寺建筑结构详述
- 去掉了“主义”的资本
- 与寒冷相比,战争简直是儿戏
- 历史“填空”与记忆“补缀”
- 晋察冀画报社创建始末
- 为中华武术扬名的一生
- 建立名医档案 树立医院形象
- 嘉庆遇刺之谜
- 杨六郎与地道战
- 二战中的“天气门”
- 《石榴笑了》同步练习
- 《浪花》课堂实录
- 《十二月歌》课文
- 《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石榴笑了》课堂实录
- 《十二月歌》同步练习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二
- 《石榴笑了》课文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一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之一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三
- 《浪花》说课设计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二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四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