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2、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难点:
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周恩来刚到沈阳时,伯父就告诉他没事不要到租界去玩,可好奇周恩来想知道为什么,于是伯父告诉他──打开书,自己读读伯父的话,伯父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啊?
板书:
中华不振
二、研读“中华不振”
1、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看到了“中华不振”呢?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2、交流反馈:
⑴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体会得意洋洋。这位洋人在什么情况下得意洋洋?
句式练习:这位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不但不( )反而( )。
用表情来演示一下这位洋人当时的神态。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洋人?
为什么敢得意洋洋?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周恩来看到后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朗读体会。
板书:
哭诉 得意洋洋
⑵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巡警局本该怎样做?你为什么认为要这样做?
换词体会:“训斥”能改成“批评”吗?
想像:巡警局是怎样训斥的?注意语气和神态。那这些巡警又是怎样对待这位洋人的呢?
听了这几位巡警的训斥,你现在最想说什么?能把这种心情融入到朗读之中吗?朗读体会。
小结:本该为民服务的中国巡警却成了洋人的走狗,真是中华不振啊!
⑶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这些围观的中国人应该怎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朗读:读出无奈。
3、导读:
这位被洋人轧死的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可这位洋人竟然还──生读。
(得意洋洋。)
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可这些中国巡警不但不安慰,还要她对她进行──生读。
(训斥。)
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可这些围观的中国人却只能──生读。
(敢怒不敢言。)
4、补充资料:
⑴ 是的!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落后的旧中国,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学生看资料。
⑵ 交流感受。
三、研读立志
1、周恩来看了内心也很不平静,从租界回来后一直在沉思。你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吗?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
2、提笔写话。周恩来在沉思些什么?
3、交流。
4、引读周恩来的话:
引:(他决心拯救这个贫穷的旧中国,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齐读。
引:(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读:
引:(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当校长再次询问时他铿锵有力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男生读:
5、看图感受: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出示一组图片:教师讲述。
图一:这是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二:这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周恩来。
图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周恩来,他在视察煤矿,一心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图四:这是身患癌症晚期的周恩来,他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
小结。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周恩来从小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课外延伸
正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的一代领导人的努力,如今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帝国主义再也不敢欺凌我们,那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板书】
妇女 哭诉
中华不振 洋人 得意洋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巡警 训斥
中国人 敢怒不敢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暗香
- 爱上莫文蔚
- 歌中情
- 音乐的魅力
- 我和音乐
- 千金难求真性情
- 第一次爱音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欲速则不达
- 孔子办学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我喜欢音乐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西部的歌声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地铁环控热负荷的分析
- 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津滨轻轨过渡段附加防水层防水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 唐朝羁縻府州制及与南诏政权政治行政关系探析
- 地铁车辆辅助逆变电源分析研究
- 关于好理念通过制度才具现实性
- 试论平衡高师声乐专业学习中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香港西部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及减振降噪措施
- 智能交通技术本土化问题讨论
- 从经济正义到政治正义:休谟与洛克财产权理论之比较
- 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的经验
-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一种简单的环网供电方案的研究
- 对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思考
- 论“需求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
- 《夜莺的歌声》范文习作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 《小英雄雨来》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