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
(“十几缸金鱼”。)
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学生讨论思考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3、提问:
⑴ “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⑵ “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
⑶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
聚、聋、哑。
2、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
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认识 了解 敬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长高秘诀
- 校徽在我胸前闪光
- 读书伴我成长
- 绍兴名人精神代代相传
- 做诚信人,办诚信事
- 大海发怒了
- 简单快乐
- 过年习俗
- 这句话启发了我
- 美丽环境健康人类文明发展
- 我发现了除去污渍的好方法
- 爱,也可以这样
- 瓶子“吞”鸡蛋
-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 寂静的四季
-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 韩国抛15万亿刺激经济
- 贷存比20年历史被终结
- 转换型特许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启示
-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五篇
- 技术进步路径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 解密猪八戒网的创业“熬”字诀
- 到底谁在做空中国股市?
- 美国最高法院支持奥巴马医改法案
- 分级B惨剧不懂千万别乱买!
- 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问题及最新进展研究
- 投连险也玩互联网
- 探究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格局分化的原因
- 经营者特征对CSR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研究
- 西安出境旅游市场消费行为分析
-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 《和氏献璧》课文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最美的美束》教学设计
- 《和氏献璧》教学札记
- 《最美的美束》课文
- 《和氏献璧》说课设计
-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 《最美的花束》课文朗读
- 《最美的美束》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和氏献璧》教学札记
-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 《和氏献璧》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