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十一(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司”它是平舌音,是哪个字少了一笔?“同”
3、齐读课题两遍。
4、简介司马光。司马是姓(复姓)光是他的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好学。遇事善于动脑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听故事。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1)(看动画、听朗读)
2、我们也来读读这个故事好吗?自由读课文一遍,边读边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看谁认的字、词多,课件出示(2)下列词,给生字着色,放大。学生说出读音、结构、读出词。(指名开火车认读之后,全班齐读一遍)。
假山水缸别人慌忙吓哭
叫喊一块使劲砸破得救
假(假山、假话)(放假、请假、假期)
4、出示卡片,认读生字。(指名领读、齐读,以开火车方式进行)。
5、扩词训练(开火车:每人说一个词)
使—使用、使劲、大使;
慌—慌忙、慌张、心慌、慌乱;
司—司机、公司、司法、官司;
假—假山、假话、假货、放假、请假、假期
6、大幕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7、找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大水缸、几个小朋友、一块石头。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读后回答:根据回答完成板书。
2、真是虚惊了一场。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景,课件图示3(文字:有个………掉进……。)
①、指名读第3小节:“有个小朋友……”假如自己在场会是什么心情?(紧张、害怕)要读出害怕的语气来。怎么读?谁会读?指名读。
②、在这紧急的时刻,别的小伙伴都怎么了?课件图4(文字:别的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叫什么?喊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叫、怎么喊?)
指名学生边喊边做动作,指导读出慌张、急切的语气来。
③、司马光的表现怎样呢?他在做什么?看图,课件图5(文字:司马光没有慌、举、砸)。在课文里画出描写司马光表现的词,用-------画出写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动作的词(举、砸)试着做一做司马光的动作。
④、为什么不是一下子就砸破了?几下子,使劲说明了什么?
⑤、想一想,议一议:司马光当时是怎么想的?(用沉稳、镇定的语气读)
⑥、用高兴的语气读第6小节。(课件6)
3、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4、在这个故事里,你最佩服司马光什么?(课件7)
四:拓展、讨论:(课件8)
1、司马光是用砸缸的办法救了小朋友,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2、如果是一件玩具或别的什么东西掉进缸里了,用不用砸缸?
3、总结:同学们平时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危险的游戏不要玩,如果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要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五、用讲故事的口吻自由朗读课文
六、创新故事会:(可以加上动作、语言、表情和想象)(课件9)
1、指名讲故事。
2、把自己当作司马光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我们手拉手
- 难忘童年
- 难忘童年
- 难忘童年
- 难忘的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6)
- 难忘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难忘的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一封信
- 难忘童年(3)
- 难忘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推销费用设定表
- 管理费用设定表
- 意外事故报告表
- 灾 害 报 告 书
- 变动推销费用设定表
- 损益预算测表
- 物料预算计划表
- 固定资产让售比价单
- 房屋登记卡
- 行政起诉状
- 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
- 预算核算办法
- 预算表
- 固定资产减损单
- 住 宿 登 记 表
- 论医学院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 浅议档案人员的意识与能力
- 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
- 浅谈三资企业中档案信息的流失
- 关于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细节的几点建议
- 档案信息电子化问题研究
- 浅谈三资企业中档案信息的流失(1)
-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 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 档案信息电子化问题研究(1)
- 浅谈档案缩微品的利用(1)
- 刍议农村房地产档案管理
- 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之我见
- 开放档案 亟须形成机制
- 满足公众休闲与档案利用的对策
- 《四季》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太阳》教案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
- 《借生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