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3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之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16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一篇秋景突然朗读邀请文章共同拍案叫绝《藤王阁序》千古传诵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藤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 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藤王阁》。学“阁”。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
一、精读第三段
1 (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读,画出你认为比较的句子。
3 交流
(1)读词
(2)出示: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指名读)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读)
(1)理解句意
(2)这句话好在哪?
(3)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出示图,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4、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绝)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表演)
5、指导背诵
三、小节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奇才)
四、学习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说笔顺
2、读写词语
南昌 庆贺 才气 文思 如泉
宴会 叫绝 秋景 笔走 如飞
二、通读全文,练习背诵3、4自然段
三、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篇()决()诵()
遍()绝()解()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的余辉()的云霞()的秋景
3、背诵、默写“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冬的荷叶伞
- 快乐的冬天
- 小英雄林浩
- 画错了地方
- 小燕子回家了
- 运动会
- 钟
- 猪与驴
- 小燕子回家了
- 快乐五一
- 回家的路上
- 地震啦
- 学音乐
- 驴与蚂蚱
- 吹泡泡啦!
- 探析犹太音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性(1)
- 加强教学创新改革 提高初中音乐课教学质量
- 浅述民族歌曲与民间歌曲两者的关系
- 让经典音乐欣赏充满活力和魅力
- TBM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风险分析
- 提升高速公路养管水平 促进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 浅谈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早期高速公路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目前公路建设的作用
- 深化高速公路产业研究 创新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 把投资重点从高速公路转向农村公路
- 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水平 全力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品牌
- 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探讨
-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用
- 国外高速公路的管理经验对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启示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六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四
- 《静夜思》综合资料
-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五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七
- 《打电话》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