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靠长期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在创设情境,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想像中激发创造潜能这三方面。
下面以《小小的船》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像中创新。
《小小的船》一课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小韵文,语言优美,琅琅上口;形象生动,富于想像;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大家猜个谜语:“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同学们都喜欢看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出蔚蓝的天空中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最后定格在屏幕上的是书上的插图。
3.师: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可爱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4.配乐,师范读课文。
这一部分设计把学生带入有声有色的生活情境。静中有动的图画情境,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高涨。
二、初读课文,读中整体感知
1.让学生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3.四人小组配合读,可一人读一行,也可一人读,大家听等。然后说一说你最喜欢诗中的什么,在图上指给大家看一看。
这里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对课文有所感知。
三、品读课文,想像中创新
1.指名读一、二行: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画个弯弯的月儿。(师生一起画)然后评一评画出了“弯弯”的样子,引导学生想像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弯弯的事物。(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河、弯弯的桥洞、弯弯的香蕉、弯弯的眉毛……)再读第一行,思考: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能很多,最后引到书上“小小的船”,并让学生在图上指出“两头尖”。
比较读:“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学生在比较读中感悟语言的美,月儿的可爱。
2.放《小小的船》曲子,师描述,生闭眼想像。
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蓝天上有无数颗小星星一闪一闪的,还有弯弯的月儿,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去。这时,会看到什么呢?
引导学生看图想像,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只要学生的想像有合理的成分都给予肯定。再指导学生朗读,把想到的美景读出来。
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想像。学生的想像中有自己的见解,可能幼稚,却是童心的自然流露。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教师要保护这种可贵的童真。
3.师生用多种形式读好这首诗:引读、表演读等。
4.教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四、趣味作业 、课外延伸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一定能真的坐上宇宙飞船,飞向蓝天,登上月球,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老师这儿有一份作业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作业 发给学生)
附:作业
1.我会说:弯弯的月儿像()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像()
2.我会读:
爱照镜子的月亮
月亮爱照镜子
每经过河边、湖边
她都不忘记留下自己的影子
看看今天
是胖了?还是瘦了?
月亮冷了
天冷了
月亮弟弟没衣服穿
他一定很冷
风伯伯
快把云衣服送来
给月亮弟弟穿上
3.我会画:把你想像的星空画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龙眼
- 乡水悠悠让我陶醉
- 四季家乡
-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花吗?
- “春节”溯源
- 海南临高方言趣谈
- 在记忆深处消逝
- 诗中春夏秋冬
- 端午节的起源
- 家乡变了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 独上高楼
-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古诗中的思乡
- 广告语篇中省略的理据及其功能
- 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研究
- 分析理工校园艺术教导的可持续性
- 论小户型家装设计的陈设特点
- 关于司法鉴定人负责制的反思(1)论文
- 探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艺术档案管理措施研究
- 浅析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从框架迁移的角度分析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 浅议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平等主义乌托邦的逝去
- 玉部字的体例编排研究
- 艺术界理论视域下海派绘画研究价值
- 论网络营销与中小企业品牌增值的研究
- 浅论让阅读课充满时代气息
- 《燕子》解析与测评
- 《猫》阅读欣赏
- 《燕子》同步练习
- 《燕子》教案2
- 《燕子》课后练习: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 《燕子》说课稿2
- 《燕子》说课稿1
- 《燕子》写作特点
- 《燕子》教材说明
- 《燕子》教案4
- 《燕子》教案3
- 《燕子》片段赏析:生动的五线谱
- 《燕子》文章结构分析
- 《燕子》词义辨析
- 《燕子》作者郑振铎 生平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