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2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
坐车、停车
承诺
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你认为课文还有不妥之处吗?
4、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论证问题是否合理及具有的价值,评选好问题,同时小结质疑的方法。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六、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游
- 我的爸爸
- 自家烧烤羊肉串
- 我的文具盒
- 我喜欢百合花
- 奇妙的声音
- 秋天
- 记元旦文艺汇演
- 顽固的小老鼠
- 我喜欢画画
- 小猫
- 秋天的小花园
- 一次有趣的游戏
- 那件事我做错了
- 美丽的秋天
-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
- 浅谈对中职学校“2+1”教育模式的实践性思考
- 民族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初探
- 建立地方年鉴数据库初探
- 关于转变教育思路体现新时期数学教育新理念
- 关于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创新研究
- 浅谈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
- 关于对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分析
- 试析兴奋剂社会文化学研究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
- 试论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 试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 关于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
- 地方文献简论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 《科利亚的木匣》词语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导入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建议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建议
- 《陶罐和铁罐》词语理解
- 《陶罐和铁罐》词语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建议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 《科利亚的木匣》词语理解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3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