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与朱元思书》写作特色
1、写作顺序:由总到分、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景物:
文章第一部分开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游富春江的总体感受,然后交代了自己游览的路线后,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文章内容。
文章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照应上文总括的“异水”,第三段照应上文的“奇山”。由总到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文章第二部分先写水,先写水底“游鱼细石”,然后写水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接着第三段写山,由低到高,再写山间景物。整体景物由下到上、自然按视觉的移动来写景物,有条不紊。
2、景特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本文总写山水时,用奇异来形容概括。
第二段写水时,抓住了动静两种情况下水的特点:在迂缓处水的特点是清澈。作者描写水清澈的特点用了夸张的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而且用水底景物来突出这个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迅急处水的特点是飞速汹涌,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写山时,抓住了山陡峭高耸和山间景色优美的特点来写的。在写山的陡峭高峻时写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竞”“直指”生动描画出山峰陡直的样子。写山间景色,作者选取山间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泉水,动静结合。声色俱全地展现了山间美景。
3、情景交融:写景中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感情:
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从总体上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透露出作者悠闲、轻松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议论景色直接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第二段写山景的时候,描绘山的雄伟峭拔,显示出赞叹之情;写山间景色,各种动植物等,体现出对美景的陶醉神往,进而抒发了淡泊名利、向往平静自然生活的心情。
4、文章语言:语言简约清新,内涵丰富。多用骈句,铿锵有力、工整清丽:
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大量骈句,使文章读来更琅琅上口,并且把相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描绘,更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如写山间景色;“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不仅将清越的泉水击石声和欢快的鸟鸣声并列在一起,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泉水和鸟鸣的声音相互和应,更别有一番风韵。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声的喧闹,猿声的凄厉,显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我介绍
- 变废为宝
- 海马
- 可爱的小狗
- 第一次表演
- 我的自画像
- 给姥爷喂鱼
- 美丽的珠海
- 重阳节习俗的由来
- 欢送会
- 特殊的马拉松
- 心灵的精灵
- 关爱
- 可爱的小狗
- 相山公园真是一个好地方
- 入门级日语翻译训练法
-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 化学学科中的美育教育
- 论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想_行政法论文(1)
- 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与规范化解题探讨
- ZP中学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
-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
-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
-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
- 分析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 论我国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_行政法论文(1)
- 行政诉讼调解机制的引入与程序构想_行政法论文(1)
- 分析汉译英教学中的“语内译”
- 我国中性财政政策选择解析
- “逆向行政再审制度”的基本理念_行政法论文(1)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 《太阳》 教学设计
- 《花钟》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