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哗夸机智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第一次拖地
- 值得回忆的一件事
- 续写《小摄影师》
- 热闹的国庆节
-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 别开生面的一课
- 第一次做面条
- 秋天的美景
- 妈妈我长大了
- 黑板上的水哪里去了
- 我爱家乡的水蜜桃
- 我坐上了神舟七号
- 快乐的一天
- 快乐的中秋节
- 浅谈终身教育:知识社会的趋势与必然
- 浅析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1)论文
- 浅析国际法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成(1)论文
- 论析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
- 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教育运动概说
- 简析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形成原因破译
- 剖析现行外资立法中的缺陷及发展方向(1)论文
- 浅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母国控制原则(1)论文
- 浅论资产证券化中权利质押的几个法律问题(1)论文
- 浅论基础贸易合同对信用证独立性的干预(1)论文
- 浅谈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新论
- 探析国际私法中弱者权利保护方法(1)论文
- 浅谈从语文口语交际课现状看高师中文系教育改革
- 关于语文教师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 对国家主权的国际法思考(1)论文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4
-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与评析
- 《回声》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谈
- 《秋天的图画》说话训练活动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5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6
- 《秋天的图画》说课稿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建议
- 《黄山奇石》教材简说
- 《秋天的图画》教材简说
- 《黄山奇石》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