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难点:理解壁虎尾巴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燕子、小鱼、牛”的尾巴的用处与壁虎尾巴的特点,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根据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采用“以题流文法”组织阅读活动。
1.从课题入手,抓住“借”;直奔中心,使学生借助插图,按叙述次序分段读文,培养观察、分析、理解等能力,把有关的语文知识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2.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对课文加深理解。
3.抓好从读到说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方法,学习语气表达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你见过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投影)看图观察总结,壁虎是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可附在墙上爬行,有长长的尾巴,它吃蚊子、苍蝇、飞蛾等小虫子,对人有益。
3.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
(二)自学课文的生字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讲读第一自然段)
1.板书:给课题上的借字加上着重点。
2.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一自然)
3.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4.你理解“挣”吗?(用力摆脱)
5.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内容。图上有一条蛇和一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小壁虎断了尾巴多难看呀,它想怎么办呢?(借尾巴)它先后向谁借尾巴了呢?借到了吗?
6.作业:朗读课文
(四)板书
26
小壁虎借尾巴
咬住
一挣
断了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讲说课文:
1.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出示三幅图,板书:小鱼、老黄牛、燕子
读出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时的话,说明什么?(很有礼貌)指导朗读“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点放在“借给我”。
2.为什么没借到,找出说明不借的理由的三个句子谈一谈,在说明它们的尾巴功能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学生)
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出三个表示它们的动作的词在下面点点(学生)
板书:摇、甩、摆。
3.指导朗读三、四、五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中有反复出现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
“爬呀爬”说明什么?(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总结:
(1)小壁虎从墙角到河边,从河边到大树上,从大树上到房檐下距离很远。
(2)小壁虎的尾巴还能帮助爬行,现在断了,爬行不方便,因此爬不快。
4.读7、8自然段
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用语气来表达小壁虎的高兴劲。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可以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能力。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这是它的特点。
你还能举出一两个“再生”的例子吗?
“人的头发,指甲”等。
(二)我们在讲读课文之前提出了四个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为什么?”课文学完后你能正确地回答了吗?同桌讨论,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三)分角色读朗课文: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左右结构的“借”字,左边占得位置小一些。“新”字左右相等。
字形:“爬”左下包右上。
上下结构的“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
(三)课后作业
1.()()摇着尾巴,在()()游来游去。
2.()()()甩着尾巴,在()()吃草。
3.()(),在空中()()()()。
(四)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加粗的字口头组词。
告诉
壁虎
不行
难看
借给
新尾巴
(五)抄写生宇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橡皮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手指风波
- 我当了一天家
- 在“五.一”长假中
- 儿童节我真开心
- 小燕子
- 采瓜果
- 难忘的十岁生日
- 我喜欢的桂花
- 地球妈妈的病历卡
- 第一次演课本剧
- 小虎生宝宝
- 第一次帮妈妈洗脚
- 制作不碎的鸡蛋
- 集团先进性教育工作总结
- 信息学院党总支“回头看”工作总结
- 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 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工作总结
- 2006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小学类)
- 2006上半年教育技术室工作总结
- 宜昌市第七中学女职工委员会2006年工作总结
- 2006秋学期036班工作总结
- 体育教学部先进性教育“回头看”工作总结
- 玄武区电教中心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06-2007学年现代教育技术组工作计划
- 林大附小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回头看”工作总结
- 实践教学管理科2006届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 2006--2007学年七年级工作计划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秦淮区电教中心工作计划
-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上料站的PLC控制
- 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意义综述
- 有关《劳动合同法》的理性分析(1)论文
- 谈《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及对策探讨(1)论文
- DDB网络方案设计
- 浅析自动控制系统
-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控制系统简介
- 光纤接入网设备在河源局的应用探讨
- 面对入世我国电信行业管理政策趋势的分析
- 光寻址型传感器中光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关于GSM系统中MSC之CP负荷过高处理的体会
- 时间间隔分析仪研究
-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 东西方信息政策比较:殊途同归
- 十日谈
- 续写《唯一的听众》
-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
- 提出问题 讨论交流──《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
- “唯一”的崇敬──《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 《唯一的听众》教后记
-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 《唯一的听众》教学杂谈
- 评“同研一堂课”《唯一的听众》
- 《唯一的听众》续写
- 教育的力量──《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