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简短的记叙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语言浅显,用词也不是很深奥,明白如话的叙述,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个单元的识字教学后,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识字方法,了解象形、形声的构字法,所以课后的生字,好多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识记,如“伞”,“冷”,“暖”,“热”等字。并且经过一单元的课文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句子概念,基本能在朗读课文时,做到词语连读,并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但是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还没有找到一种学习方法,离开老师的指导,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教给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是阅读教学不管哪个阶段都应培养的任务,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我的设计意图是,在识字学词的重点之上,还有一个意识,应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以逐步培养自读自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在学语文的起始阶段,以上两者都很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
写字(不、开、四、五),理解重点词语,朗读。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摘苹果游戏(苹果、树、磁铁);一把油伞;笑脸贴纸;轻快的音乐;收集有关树的知识,树对人类的好处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字谜导入,学习新词
“爷爷”,读好轻声。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连词读好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课后要求认读的生字,想办法记一记。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按学号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师随时正音,学习生字,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发现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如学生提到分节问题,就告诉学生如何标记自然段序号)
四、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谈话导入。(天气变化,小树变化,人们的措施)
2、看图说话。(图一,图二)
什么时候,谁帮谁干什么
由图到文,分别找到内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课文用了几句话来写这幅图?
⑵读一读: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⑶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你知道哪些东西能使我们感到“暖和”?
口头填空:暖和的()
指导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2自然段。
4、图文对照,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口头填空:绿色的( )
⑵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5、赛读。
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进行分组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配上轻快的音乐。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再练读。在熟读后,可进行背诵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武林高手”老妈
- 欢乐多又多
- 我
- 我渴望哥哥能重返校园
- 都是粗心惹的祸
- 我的妈妈
- 我的表弟
- 我的弟弟
- 那一刻,我笑了
- 爱护地球
- 母爱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我的“野蛮”爸爸
- 实在的妈妈
- 弟弟,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1)
- 加强学校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 浅谈对完善以县为主的树基础教育投人体制的探讨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救助研究
- 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1)
- 谈论高校体育工作创新体系的三维构成
- 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生存(1)
- 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随想五题(1)
- 如何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
- 浅谈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 关于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类型及特点分析
- 寻求缺失的话语(1)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研究
- 简述努力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政策
- 关于对我市非公经济组织档案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 花生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探究活动
- 落花生
- 落花生的医用价值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词语解释
- 绿色矿山
- 童话的教学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学法指导
- 燕子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朗读指导
- 菜园里的歌
- 菜园里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前准备题
- 小松鼠的尾巴是降落伞
- 读儿歌,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