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田忌赛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写了田忌与齐威王的两次赛马。谁来说说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田忌与齐威王的这两次赛马?
生说:第一次赛马⑴、⑵自然段
第二次赛马⒀---⒅自然段
二、以“赛”为主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一)弄清两次比赛的经过,进行语言训练。
1、下面我们读一读介绍这两次比赛的段落,一会找两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这两次比赛。
2、生读书。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学生可能都会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
生边说,师边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5、师评价:这位同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比赛的经过介绍的非常的清楚,谁能换一种顺序来介绍这两次比赛?比如说先介绍结果再介绍经过。
6、生按先结果后经过的顺序说。
7、师总:这两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我们在说话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顺序,但只有按一定的顺序就能把话讲清楚。
(二)利用扑克牌,搞清取胜的原因。
1、师:通过刚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场输了,第二场却赢了
2、师:为什么同样的马第一场输了而第二场却胜了呢?
生:因为孙膑给田忌出计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
3、如果不按孙膑的计策,你还能想出其它的调换方法可以取胜吗?
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扑克牌。教师出示表格分配任务。
齐威王 田忌 红桃(上等马) 10 9 方片(中等马) 7 6 梅花(下等马) 4 3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比赛,看除了孙宾的方法,我们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取胜?作好你们的比赛记录。
4、生利用扑克牌实验。
5、全班交流。
师选记录多的同学多。(田忌均以2:1输了)
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孙膑的方法是取胜的唯一的方法。
三、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同学伞都知道田忌之所以能够取胜是因为孙膑给他出的计策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孙膑献计”部分,看看孙膑是怎样想出这样的好计策的。
师板书:孙膑献计
2、我们先来读一读“孙膑献计”部分⑶----⑿自然段。
小组分角色读
注意:疑惑、摇摇头、没信心、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轻蔑、等词语,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指小组读。
4、师评价。
5、齐读。
6、同学伞文章读得都非常的有感情,那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只有孙膑能想出来而田忌想不出来呢?而齐威王也没有料到呢?
7、生思考,小组交流。
8、全班交流。
孙膑善于观察(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但又快不了多少)善于动脑分析(根据这一情况想出了调换马出场顺序的好办法)
田忌只是一味的苦恼而没有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可以取胜。
齐威王胜了第一场之后太骄傲了。
9、师总:孙膑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是因为他平时善于是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的结果。
师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遇到困难不灰心骄兵必败(凡是说得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2、评价历史人物;
文中出现了三个历史人物:孙膑、田忌、齐威王。谁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评价一下其中的一个人。
(孙膑:足智多谋、沉着冷静……
田忌:坚持不懈、不灰心……
齐威王:骄傲自大、得意洋洋……)
五、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孙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多观察,多思考品质,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课下我们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班队课我们来一个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家乡环境
- 春季运动会
- 欢快的春游
- 外婆家的黄黄
- 比溜溜球
- 学炒菜
- 我
- 洗红领巾
- 爱看书的我
- 水果星球
- 我尊敬的人
- 我的朋友
- 迎春花
- 这就是我
- 我的存钱罐
- 论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及其立法完善论文刑法论文(1)
-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2)刑法论文(1)
- 清明引发的传统文化思考
-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4)刑法论文(1)
- 清明出行回归自然文化休闲 游客“偏爱”短线游
-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
- 清明节旅游文化传承导向研究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3)刑法论文(1)
-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 《清明上河图》澳门展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 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作用(3)刑法论文(1)
-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2)刑法论文(1)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从清明节看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后现代化缺憾
- 刍议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 《掌声》
- 《掌声》一课带来的启示
- 《掌声》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称象》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七篇)7
- 《称象》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七篇)1
-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称象》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七篇)3
- 《称象》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七篇)5
- 《七颗钻石》
- 《荷花》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 《灰雀》
- 《荷花》
- 《给予树》教案
- 《称象》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七篇)2
- 《称象》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七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