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荷花》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荷花》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荷花》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深刻地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出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教育。《荷花》是一篇能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的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作者欣赏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作者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同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荷花》一课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文章的内容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审美的能力。

一、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对语文教学来讲,学生为教师的讲授所陶醉就是感染。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就容易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和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以读引情,呼唤美的情感。

情感性是美育的首要特性,在美育中,人的情感一旦被激发起来、活跃起来,就不仅会使受教育者的心灵唤起一种新的力量,使他“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朱墨处而为其染”,而且会使受教者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表情朗读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这样,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指导学生美读之前,教师尝试着在古筝的配乐下进行了优美的、富有感情的范读,通过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抑扬顿挫、轻重徐疾、长短升降的音调节律,使作者的感情运动直接冲击学生的感觉和知觉,让学生循声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更激发了学生想要把课文读好、学好的强烈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将朗读贯穿始终,以读助教,诵读不仅要求读出声、韵、情,还要反复吟诵,才能入境、察情。教师范读后,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多读几遍,再同桌读、指名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在读到“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时,学生摇头晃脑,声音高低起伏,可谓是声情并茂,进入了身临其境的境界,使执教者也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师生共同得到美的享受。

2、电教展示,创设美的情境。

电教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荷花的图片、诗歌、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或者到公园去看荷花、拍荷花、画荷花。在学习课文前,学生们利用投影仪充分交流了有关荷花的资料。为了渲染清净悠远的氛围,教师接着放入一盘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的音乐磁带,随着清脆、幽雅的乐声响起,伴着教师那舒缓、沉静的朗读声音,把荷花随风摇曳的各种姿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师生都沉浸在淡淡的荷花清香中,得到欣赏后的满足感。见学生的情绪被大大调动起来,教师立即在屏幕上展示荷花图,荷花图中的荷花是静止的,但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利用自己的手工特长,用白色、黄色、绿色的卡纸制作了一朵白荷花,洁白的花瓣中间有一个可爱的莲蓬,通过几根细线,还能控制花瓣的开合。在投影仪中,演示了含苞欲放的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慢慢的展开两三片花瓣,接着全部展开,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纸荷花的开放使学生惊讶不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须教师开口,学生们便纷纷拿出自己拍的、画的荷花与教师竞赛,边展示边读课文,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学习情景中。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产生了强烈的效应。

二、品味词句,体验语言文字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隐性的,是包含在语言文字叙述之中的,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辨证统一。因此,《荷花》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帮助理解、想像白荷花的样子,学生双手合拢、手背拱起,表示“有的还是花骨朵”;双手微微分开,表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双手完全分开,表示“有的花瓣而完全展开了”。文中的“冒”用得很好,刚开始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地去体会,教师采用读悟法让学生朗读体会“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景象美,一个学生在朗读时把“冒”字重读了一下,教师抓住这一发现询问学生:你为什么强调“冒”字?学生思索片刻答道:这个“冒”字让我觉得荷花是活的,它从水里慢慢钻出了水面。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试试把“冒”换成“钻”、“长”、“伸”、“露”,比较一下哪个词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说:“钻”出来的东西总是要削尖了脑袋,如果用这个“钻”的话,显得白荷花一点也不美丽。有的学生说:什么东西都在长,用“长”字太普通了,白荷花是高高地长在荷叶之间,用“冒”好。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伸”字是从侧面伸出来的,可是,白荷花是笔直地长在那里。有的学生说,“露”是因为荷叶太少才会露出来的,但上文说荷叶挨挨挤挤很多,不可能是露。通过词语比较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冒”的妙处。

又如在教学“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时,教师引导学生闭上双眼,在心中想象荷花池中的美景,荷花是怎样舞蹈的?再让学生戴着荷花头饰,随着音乐自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完全融合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觉得自己就是这荷花中的一朵,在充满情趣和兴致的学习中,体验课文语言文字之美,领悟课文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意境美。

三、填补空白,展开想象,创造形象美。

学生的美育主要是形式美的教育,但美育除了进行形式美的教育,还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途径。《荷花》一课具有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需要,调动积极性的联想与丰富的想象,“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文中的情感和美的内涵,这样,学生眼前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字里行间就会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受到审美形象的深深的感染,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怎样地冒出来?除了课文中说的荷花的几种样子,荷花还有什么样子的?”并进行想象写话。因为学生看到的荷花只是荷花池的一角,而通过想象形成的画面会更丰满、更生动。学习结束前,请学生听音乐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可能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自己就在入神地看荷花,仿佛自己感受到了荷花、荷叶在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对人的感染,人也被吸引进去,成为其中一员。正是有了这种感受,学生们纷纷抒发自己对荷花的赞美。有的说到:荷花,你真美呀!我多想搬到荷花池边住,这样就可以天天欣赏你了。有的学生说道:荷花姐姐,我是一只蝴蝶,在天空中飞累了,想在你的荷叶上躺下好好休息休息。荷花微笑着说,我有你们这些可爱的邻居真开心……

想象能够弥补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的缺陷,丰富事物的内涵,赋予形象极大的审美价值,创造出形象生动、情真意切的艺术世界。《荷花》一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通过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沉潜于荷花所呈现的审美世界中,深刻领悟并获得无比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指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可能和谐。”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每个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的阶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雷锋
日食
下雨了
再说一声“以学习为主”
我第一次看雪
教弟弟讲卫生
夏天到了
公园的早晨
无题
诚实的弟弟
钓鱼
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我最难忘的事
《龟兔赛跑》续集
学校校园文化、社团组织建设方案
希望工程答谢晚会策划方案
大学生大型环保公益晚会活动策划书
办公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设计方案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智能信息化停车场建设方案
家装节活动策划方案
网上办公系统安全方案
公司新员工娱乐联欢活动方案
中学庆祝“五四”大合唱晚会活动方案
2011酒吧文化节招商赞助活动方案
百货商场端午节活动方案
文档安全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青年志愿者下乡活动方案
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社会信用刑法保护的研究视角法学理论论文(1)
美国刑事诉讼一审程序_司法制度论文(1)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浅析_司法制度论文(1)
议法官释明范围的架构_司法制度论文(1)
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_司法制度论文(1)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的构想_司法制度论文(1)
汉初律名新证法学理论论文(1)
规范刑事庭审行为的法理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兼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及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论正当防卫的界定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及改革取向_司法制度论文(1)
“满足人的需要”的法律价值概念质疑法学理论论文(1)
精神缺陷者缔约能力比较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司法鉴定启动权归属之初探_司法制度论文(1)
《桥》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三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二
《白杨》教学设计六
《白杨》教学设计四
《童年的发现》练习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白杨》教学设计五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二
《白杨》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