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静夜思》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组交流。
⑵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⑶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⑵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⑷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⑴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⑵配乐朗读。
⑷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⑵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⑷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⑵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
—( )( )
3、写出诗句,选择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 )
⑵举头望明月,( )。
举:①向上抬();②全()。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草原之行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的“小可爱”
- 都是毛毛虫惹的一场风波
- 毛驴与狼
- 巧妙的组合
- 玩流星锤
- 选美比赛
- 难忘的爬山
- 多多和豆豆
- 林海雪原游
- 妈妈夸奖我
- 生活中的小实验
- 我是爸爸妈妈的“宠物”
- 大母鸡
- 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
- 浅析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
- 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防止两级分化
- 试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分配模式的选择
- 论广告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
- 论双语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 谈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 浅谈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结合
- 试论农村教育学校呼唤“反思研究”
- 论网络课程的结构特点及网络教学模式
- 浅论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维持
- 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教学策略
- 论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论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 《索溪峪的“野”》中心思想
- 《索溪峪的“野”》中心思想
- 《索溪峪的“野”》重难点精析
- 《索溪峪的“野”》篇章学习
- 《索溪峪的“野”》课文导学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词语积累
- 自然的美 野性的美
- 《索溪峪的“野”》句段赏析
- 《索溪峪的“野”》写作特点
- 《索溪峪的“野”》课文题解
- 《索溪峪的“野”》难段讲析
- 《索溪峪的“野”》教学片段
- 《索溪峪的“野”》难句讲析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