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1

《阳光》教学设计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9

《阳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和认字,理解最后一段和“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演示或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双耳旁”。

二、初读课文

1、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2、听课文录音(配乐)

3、听完后,说说有什么感受?(阳光很美,很宝贵,小作者很喜欢阳光……)

4、自由读全文。

5、指5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6、同桌读(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指导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金、晨、进”是前鼻音,“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

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

(课件演示:教师自上而下点击,屏幕逐个出现生字,学生认读,比一比谁(哪一组)最先到达山顶)

四、学习第2、5两段

1、师朗读最后一段,让学生猜猜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抛出难点: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⑴ 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说。

⑵ 加深感知:找一找课文什么地方也写了阳光的宝贵。随机学习课文第二段。

① 朗读第二段

② 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理解“锦缎”(先让学生从两个字的偏旁上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再展示实物锦缎)

看一张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各自说说你的理解。

③ 指导感情朗读:教师引读;指名读,评议;边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画面。)

④ 选择一句,自由朗读。

⑤ 你最想向谁学习,学着他的样子再读句子。

⑥ 再次反馈,交流朗读。

⑷ 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谁

二、学习第3、4段

1、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学生说感受。

2、是的,阳光会跳进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3、指导朗读3、4两段。

三、指导朗读全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评议。

2、音乐伴奏齐读,边读边感悟。

四、写字指导

1、学习笔画(竖提与竖折)。

自己寻找带有新笔画的生字。

彩色电线演示新笔画。

书空生字。

2、写字练习。

五、扩展练习

1、组词理解:早、星、晨、春、香、阳、晚

2、 找找有“日”的生字。

3、你喜爱阳光吗?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田野 禾苗 更绿了

8、阳光   山上 小树 更高了 比金子更宝贵

河里 小河像锦缎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条粉色的裙子
我的恐龙之梦
美丽的湖滨公园
我家乡的犁
我的烦恼
中秋节的来历
科学城之旅
番茄炒蛋
第一次看海
画鼻子
剪头发
磁铁的磁力
淘小子
祖国在我心中
端午节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试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
语感.语智.语趣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文化的僭越与消融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珍珠泉》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一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